中國殘聯副主席、副理事長李東梅 國新網 圖
7月22日,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中國殘聯副主席、副理事長李東梅會上表示,近年來,殘疾人無障礙需求由設施擴展到信息交流、公共服務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面對這些新的需求,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第一,推進無障礙法規政策進一步健全,法治保障更加有力。關于突發事件應對、城市公共交通等新制修訂的法律法規中都增加了無障礙條款。盲文版政府工作報告連續兩年亮相全國人大會議,全國政協開展“適老化改造”監督調研并召開協商座談會。加強城市無障礙設施建設、適老化無障礙出行服務的政策文件先后出臺。《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得到有效實施。
第二,推進無障礙技術標準進一步完善,技術支撐更加堅實。目前,以《建筑與市政工程無障礙通用規范》《城市公共汽電車無障礙運營服務規范》《公共場所數字化指示和服務信息無障礙通用技術要求》等國家標準為核心,涵蓋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及產品標準的無障礙建設標準體系已經初步建立了,為無障礙環境建設提供了堅實技術支撐。
第三,推進無障礙科技賦能創新應用加快發展,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更加便利。通過開展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目前有3000多家網站和手機APP完成了改造,語音識別、文本轉換等功能上線。更多電視節目加配了字幕和手語。多地開展了藥品說明書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革試點。目前已經有1543個藥品參與試點。相關企業公益無障礙導航已覆蓋了69座城市,聽障人士呼救小程序和120報警平臺在多地啟用,智能化公交出行服務系統逐步推廣,科技讓無障礙體驗持續升級。
第四,推進無障礙督導宣傳廣泛開展,無障礙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我們為128萬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完成無障礙改造,超額完成了“十四五”任務。設立國家無障礙環境展示館,開展無障礙認證宣傳活動。各地殘聯建立無障礙督導隊伍,截至去年底,督導或促進員已經有20608人,其中殘疾人的督導員有9458人。
李東梅強調,無障礙環境建設問題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落實好各項法律法規,更好回應殘疾人對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新需求新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