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1962年印度輸慘了,近年中國克制是戰略,不是怕。
現實:高原作戰中國占優,印度媒體瞎吹沒用。
中國不跟印度打,不是怕輸,而是沒必要。印度得認清現實,別被自己媒體忽悠瘸了。中國空軍不惹事兒,但真被逼急了,絕對不慫。你們覺得呢?兩國空軍誰更靠譜,評論區聊聊唄!
最近幾年,中印邊境的局勢老是讓人捏把汗,印度那邊有些媒體更是隔三差五放出狠話,說什么中國怕輸得太慘不敢跟印度開戰,還一口咬定中國空軍太弱,碰上印度肯定得跪。這種說法聽著就挺炸耳朵的,真的是這樣嗎?
中國空軍,全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現在手上有2000多架作戰飛機。主力戰機有殲-20、殲-16、殲-10C這些家伙,個個都是狠角色。尤其是殲-20,第五代隱形戰斗機,2017年正式服役,能超音速巡航,雷達還能逮住老遠的目標,技術上絕對是頂尖水平。中國還整了一堆預警機(比如空警-500)、轟炸機(轟-6系列)和運輸機(運-20),作戰任務啥都能干,挺全能的。
數量上,中國空軍甩印度好幾條街。2000多架戰機,啥概念?打起來能鋪天蓋地壓過去。而且這些年中國自己研發的路子越走越順,殲-20這種高科技玩意兒全是國產,電子戰能力也比印度那些進口貨強不少。
印度空軍現在有900架左右的作戰飛機,主力是蘇-30MKI、陣風和幻影2000。蘇-30MKI是俄羅斯貨,空戰和遠程打擊都不錯,印度有200多架,算是頂梁柱。陣風是2021年從法國買來的,36架,4.5代機,武器系統挺先進,算是給印度空軍提了口氣。幻影2000雖然老了點,但對付小規模沖突還湊合。
不過,900架跟2000多架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而且印度空軍不少飛機是進口的,自己造的“光輝”戰斗機搞了半天也沒整明白,量產老是跳票。裝備數量和技術上,印度明顯吃虧。
光看裝備,中國空軍在數量和技術上都占上風。印度有幾款不錯的戰機,但整體實力跟中國比,還是差了點兒火候。印度媒體說中國空軍“太弱”,這賬咋算都不對吧?
歷史上的交手,能看出點門道。咱看看1962年的中印戰爭和之后的幾次摩擦。
1962年那場邊境戰爭,印度被中國打得滿地找牙。10月20日開戰,中國地面部隊勢如破竹,一個月不到就把印度在爭議地區的據點全收拾了。那時候中國空軍沒怎么上場,主要是地面部隊干活,但偵察機還是飛去邊境轉了轉,給地面提供了不少情報。
印度空軍呢?壓根沒發揮啥作用。因為政治原因,印度政府沒敢讓空軍大規模參戰,就干了點運輸的活兒。結果地面部隊被揍得稀里嘩啦,空軍只能干瞪眼。戰后印度自己都承認,準備不足,指揮也亂七八糟。
2019年加勒萬河谷沖突,還有2020年的拉達克對峙,中印又掐起來了。不過這幾次中國空軍都沒大規模出動,頂多是巡邏、待命。印度這邊倒是派了點戰機飛來飛去,但也沒敢真動手。
印度媒體就抓住這點,說中國不敢打是怕輸。可事實是,中國沒動空軍更多是戰略選擇,不想把事兒鬧太大,畢竟邊境打起來對誰都沒好處。這叫克制,不是慫。真要動手,中國那2000多架戰機可不是擺設。
歷史上,中國在1962年教訓了印度一頓,近年又保持了克制。印度媒體把“沒打”解讀成“不敢打”,這邏輯也太牽強了。實力上,中國從沒落下風。
中印邊境大多是高原,喜馬拉雅山脈那地形,空氣稀薄、風大,對空軍是真考驗。咱看看誰更能扛。
中國空軍在青藏高原練了好多年,殲-20、殲-16這些戰機都上過高原演習。那里天氣惡劣,飛行員得對付低氧和大風,技術要求高得很。中國還在高原建了不少機場,跑道、后勤都齊活,戰機起降效率杠杠的。
訓練上,中國飛行員每年飛200多個小時,夜間和高原實戰模擬也沒少搞。有了這些經驗,真打起來適應力肯定不差。
印度空軍在高原也有部署,拉達克那邊離前線近,地理位置確實有點優勢。但問題來了,高原空氣稀薄,戰機起飛費勁,蘇-30MKI這種大家伙效率就不高。印度在高原的機場也沒中國多,基礎設施差了點,戰機出勤率受影響。
訓練方面,印度飛行員飛的時間比中國少,平均也就150小時左右,高原經驗也沒中國那么扎實。2020年對峙時,印度戰機飛是飛了,但起降效率和作戰能力明顯不如中國。
高原作戰,中國空軍靠經驗和基礎設施占優,印度雖然離得近,但硬件和訓練都跟不上。說中國空軍“太弱”打不了高原戰,純屬瞎扯。
打仗不光看裝備,人也很關鍵。咱看看兩邊的飛行員和維護咋樣。
中國飛行員選拔嚴得很,訓練強度也大。每年200多小時飛行時間,夜間、低空、高原啥都練,實戰能力沒得說。后勤維護也有保障,戰機狀態隨時能拉出去打,準備充分。
印度飛行員也有兩把刷子,訓練不算差,但飛行時間少,強度也不如中國。維護方面更頭疼,印度空軍老被曝出戰機可用率低,蘇-30MKI經常趴窩,修起來還得靠外國技術支持,自己搞不定。
中國在訓練和維護上更勝一籌,印度雖然有潛力,但效率和可靠性差了點。空軍實力可不只是看飛機多少,人和體系也得跟上。
印度媒體,特別是《歐亞時報》這種,動不動就說中國空軍不行,怕跟印度打。這背后有啥貓膩?
印度國內問題不少,經濟、疫情、民族矛盾一大堆,政府和媒體有時候就得靠對外喊話轉移注意力。說中國怕印度,能給老百姓打打雞血,提提士氣,哪怕事實站不住腳。
中國空軍2000多架戰機,殲-20這種頂尖貨色都上了,印度才900架,還老出故障,這差距明擺著。媒體硬說中國“太弱”,不是睜眼說瞎話就是故意挑事兒。
印度媒體這話更多是給自己壯膽,實際數據擺在那兒,誰強誰弱一目了然。宣傳歸宣傳,真打起來可不是嘴上說說。
中國空軍明明不弱,為啥老不動手?這兒得聊聊戰略。
中國這些年忙著發展經濟,邊境打起來對誰都沒好處。中印都是大國,真干一仗,國際影響太大,經濟也得跟著遭殃。中國克制,是大局觀,不是怕。
中國空軍有2000多架戰機,技術也先進,真要打,底氣足得很。但沒必要隨便亮肌肉,留著實力震懾就夠了。印度挑釁歸挑釁,真敢動手,中國肯定不含糊。
中國不動手是戰略選擇,不是實力不行。印度媒體把這解讀成“怕慘敗”,純屬想多了。
再往前看,中印空軍的路子不太一樣。
中國空軍還在加速現代化,殲-20改進版、六代機都在搞,自主研發能力越來越牛。以后在全球的影響力肯定更大,邊境威懾力也不會差。
印度也在使勁兒,陣風買了,“光輝”也在推,但自主研發老掉鏈子,進口又貴又慢。想在南亞稱霸還行,跟中國比就吃力了。
未來中國空軍優勢會更明顯,印度得加把勁兒,不然差距只會越拉越大。
印度媒體喊“中國怕慘敗不敢開戰,中國空軍太弱一定會輸”,這話站不住腳。咱總結下:
實力:中國空軍裝備多、技術強,訓練和體系也扎實,印度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