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22日,印度與巴基斯坦又一次在邊境空域上演緊張對峙,隨著印度空軍大規模調動包含“陣風”戰機在內的精銳空中力量,在兩國交界地帶展開高強度實戰化演習,本已脆弱的印巴關系再度升溫。
此次軍演甫一開始,巴基斯坦即做出強烈回應,宣布在前線空域啟動防空作戰演練,以“針鋒相對”的姿態應對印度軍方的軍事動作,雙方若稍有閃失,極易引發意外沖突,這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動因?
本次緊張局勢的根源,與印度空軍在2025年5月邊境空戰中的失利密不可分。彼時印度在西部邊界動用空中打擊力量,試圖通過精準打擊削弱巴基斯坦防空體系,卻遭遇巴方空軍的強力反擊。
多家國際媒體報道指出,印度方面在那次空戰中至少損失五架戰機,這一信息隨后也得到了美國白宮簡報的間接印證,從而在印度國內引發了輿論震蕩。
在“戰敗卻遮掩”的質疑聲中,莫迪政府陷入被動局面。為回應公眾關切,同時展現強硬姿態,印度空軍迅速策劃并組織了此次規模空前、選址敏感的演習行動。
據《德干先驅報》等印度本地媒體披露,這次演習自7月23日起持續至25日,主要演習區域包括古吉拉特邦、哈里亞納邦以及拉賈斯坦邦的部分空域,尤其靠近巴基斯坦信德省和旁遮普省南部的邊境地帶。
該區域正是今年5月空戰期間印軍取得有限戰果的區域,當時印度空軍多次動用無人機與巡航導彈對該方向的巴軍空軍基地實施打擊,盡管戰果有限,卻成為印方唯一可公開提及的“戰績”。此次演習選址于此,顯然意在檢驗巴軍防空能力,并試圖在舊戰場重振軍威。
不同于以往多以“防御性部署”為名的軍事調動,此次印度空軍在編隊配置上展現出強烈的進攻傾向。
公開資料顯示,多架“陣風”戰機與蘇-30MKI重型戰斗機被部署至靠近邊境的空軍基地,開展了多輪模擬對地攻擊與空中制空權爭奪訓練。
其中,“陣風”戰斗機作為印度斥巨資從法國引進的多功能戰機,被視為近年來印度空軍重點打造的“核心戰力”,其配備的“流星”空空導彈及“斯卡爾普”巡航導彈曾在中印邊境對峙期間被廣泛宣傳。如今,該機型被直接投入靠近巴基斯坦邊境的實戰化演練,實屬罕見。
有軍事觀察家指出,印度此舉實則意在釋放雙重信號:對內,是為了平息國內對5月空戰失利的不滿情緒;對外,則是向巴基斯坦施加心理壓力,企圖通過軍事威懾在邊界管理與外交談判中占據上風。
面對印度高調的演習動作,巴基斯坦方面迅速作出反應。據巴方媒體報道,巴基斯坦空軍在22日當天即宣布在印巴前線空域啟動“綜合防空實戰演練”,演練范圍直指印度軍演區域。
據權威渠道透露,巴軍已在信德省與旁遮普省部署多個防空營,涵蓋高空、中空及低空攔截系統,并安排現役戰機執行高頻次空中巡邏任務,確保邊境空域全天候監控。
雖然巴方聲明中未直接提及印度演習,但其行動節奏、演練重點區域與時間安排與印軍動作高度同步,顯然是一次對等反制。
值得注意的是,分析人士指出,這場看似“各自獨立”的軍事演練,實際上已形成事實上的“非接觸對抗”,盡管雙方尚未交火,但在空中壓制與心理博弈層面,新一輪較量已然展開。
此次軍演背后,印度更深層的戰略意圖或許是為未來南亞地緣格局的一次試探。在中印邊境長期對峙未解、美印軍事合作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印度正試圖在南亞地區構建更強的主導地位。
而巴基斯坦恰恰是這一戰略版圖中的關鍵對手,若能在軍事、外交與心理層面加大對巴方的壓力,印度將在地區戰略博弈中獲得更多回旋空間。
因此,此次演習看似“例行”,實則暗含對巴空軍部署情況、雷達覆蓋能力與反應效率的實地測試。換言之,這不僅是一場演習,更可能是未來實戰的預演,你怎么看?
信息來源:環球網:《“印巴再次收緊邊境沿線空域管控”,印媒:印空軍將在印巴邊境舉行演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