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的關稅大棒揮向能源領域,北京的回應卻讓這場博弈的攻守之勢瞬間分明。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7月21日面對CNBC鏡頭拋出威脅,下一輪中美貿易談判將討論中國購買俄羅斯和伊朗石油問題,任何購買受制裁俄油的國家都將面臨高達100%的“二級關稅”。
不到24小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7月22日的例行記者會上作出明確回應:“在關稅問題上,中方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美方應與中方共同落實兩國元首共識,通過對話減少誤解。
就在美方揮舞能源制裁大棒之際,德黑蘭的外交舞臺已悄然搭起,7月下旬,中俄伊三邊協調緊鑼密鼓展開,直指構建能源安全共同體與強化本幣結算體系兩大戰略目標。
關稅大棒揮向能源領域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7月21日接受CNBC采訪時毫不掩飾地攤牌,他宣稱中美下一輪會談將聚焦中國購買俄羅斯和伊朗石油問題,并威脅對相關國家實施高達100%的“二級關稅”。
這番威脅并非孤立行動。7月14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已放話,若俄烏沖突50天內未平息,美國將對俄羅斯商品征收100%關稅,并“連坐”所有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
白宮的真實意圖昭然若揭——把中國與俄伊的正常能源貿易扭曲成“制裁漏洞”,強行綁架至貿易談判桌,當作地緣政治籌碼。
美國財政部的戰術意圖明確,通過關稅杠桿,打擊中俄伊間人民幣結算的石油交易,挽救搖搖欲墜的石油美元體系。
貝森特甚至公開敦促歐盟追隨美國政策,試圖營造圍剿中俄伊能源交易的“國際陣線”。
24小時內的強硬回擊
面對美方威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7月22日的例行記者會上作出明確表態。
他強調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立場“一貫和明確”,并直指問題核心——美方應落實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
外交部發言雖保持外交辭令的克制,但字里行間傳遞出清晰信號,能源自主權不容談判。
當被追問具體細節時,發言人更直接建議記者“向主管部門詢問”,暗示能源政策純屬中國內政范疇。
中國網民的反應則更為直白
在外交部聲明發布的搜狐新聞評論區,高贊評論一針見血:“中國買誰家的油,還能讓美國左右嗎?俄油、伊油離中國最近,進口最便捷。在美國圍堵下,俄油是打破圍堵的最佳方案。”
中國能源政策背后是冰冷的供需數據,2024年中國進口5.53億噸石油,對外依存度達71.9%,其中俄羅斯石油占19.6%,中東石油占44%。
切斷這些渠道等于扼住中國能源命脈——這恰是美國真正的算計。
美國焦慮的雙重根源
美方此次能源施壓背后,暴露出雙重戰略困境,頁巖氣企業融資成本飆升至9.8%,六座新建LNG接收站陷入“建成即閑置”窘境,傳統能源霸權出現結構性裂縫。
更尷尬的是美國自身的“雙重標準”,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部分企業仍在通過中間商購買俄羅斯石油,甚至以低于市場價囤積資源。
這種“左手打右手”的操作,讓美國在全球能源市場的信譽大打折扣。
特朗普6月24日在社交媒體上的矛盾表態更讓白宮難堪:“中國可以繼續購買伊朗石油,希望他們也能從美國購買更多石油。”
這番與其制裁政策自相矛盾的言論,迫使白宮官員緊急出面“補鍋”澄清。
美國財政部的焦慮有其現實基礎,過去幾個月,中國沒有從美國購買一滴石油,使美方陷入尷尬被動,頁巖氣革命的“能源霸主”夢,在中國市場遭遇滑鐵盧。
能源布局的韌性反擊
面對美國能源絞索,中國早已布下三張反制王牌,原油進口來源國擴展至21個,俄羅斯份額僅占15%,中東、非洲、拉美的多元供應網形成戰略縱深。
金融領域,中俄能源交易人民幣結算率達68%,中國與卡塔爾本幣互換規模達3000億元,石油人民幣體系正加速瓦解美元霸權。
技術終極底牌已然亮出,煤制油技術完全成熟,全國煤炭儲備足夠支撐數年油品供應。
當美國在墨西哥灣囤積2000萬噸滯銷LNG時,中國能源安全防線依然穩固。
中國企業的全球布局更讓關稅壁壘形同虛設,面對美國對東南亞光伏產能的“雙反”制裁,隆基綠能、天合光能等企業閃電轉移印尼、老撾。
橫店東磁印尼工廠單季銷售900MW電池,技術護城河讓制裁者無從下手。
盟友背離與新秩序胎動
美國的能源圍堵遭遇全球性反噬。一旦實施二級關稅,將推高全球油價,而美國頁巖油盈虧平衡點已達60美元/桶,油價飆升反而自傷其傳統能源基本盤。
關鍵盟友的離心傾向更為致命,歐盟表面附和制裁,暗地卻難舍俄羅斯油氣田巨額投資。
印度早已用“折扣俄油→轉售歐洲”的商業模式賺得盆滿缽滿。
這種“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做法,讓美國制裁淪為國際笑話。
43國簽署的《全球清潔能源伙伴關系協定》建立覆蓋勘探、運輸、交易的全鏈條體系,正在重構全球能源秩序。
而美國揮舞關稅大棒時,歐盟卻加速轉向“全球南方”,接連與印度尼西亞、南方共同市場簽署自貿協定。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發出警告:“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很可能成為壓垮多邊貿易體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世界貿易組織預測,若關稅全面實施,2025年全球貿易增速將從3.3%暴跌至-4.3%。
波斯灣的油輪汽笛長鳴,八艘裝載美國乙烷的巨輪正駛向中國港口,而載著稀土的集裝箱同時抵達洛杉磯碼頭,這相向而行的貨輪剪影,默默講述著全球化最后的堅韌。
信息來源:
美財長稱下一輪美中會談可能討論中國購買俄羅斯和伊朗石油問題,外交部回應——環球時報2025-07-22
特朗普攔不住!俄印伊四國外長齊聚北京,關鍵時刻,我國表態亮了——鷹飛財報2025-07-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