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農村公路條例》公布,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條例》旨在推動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適應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一起來看——
農村公路包括哪些路?
《條例》所稱農村公路,包括縣道、鄉道和村道。
發展農村公路的資金誰出?
農村公路發展建立以財政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為輔的資金保障制度。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按照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原則,安排應由其承擔的農村公路發展經費,并列入本級預算。
國家鼓勵通過慈善和社會捐助以及綜合開發運營農村公路相關資源、權益等方式籌集農村公路發展資金,支持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提供與農村公路發展相適應的金融服務,引導社會資本依法參與農村公路發展。
建設農村公路應符合哪些要求?
《條例》明確農村公路建設以提升路網質量為重點,與國道、省道建設銜接協調,促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
新建農村公路應符合公路技術等級要求,現有不符合最低技術等級要求的應當進行升級改造。
農村公路建設應當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科學合理選址,優先利用現有道路改建或者擴建,不占或者少占耕地,節約集約用地。
對符合投資規模較小、技術方案簡單等條件的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簡化相關程序。
鼓勵在農村公路建設中推廣以工代賑方式。
農村公路養護作業誰來做?怎么做?
農村公路養護按作業性質分為日常養護和養護工程。縣道的養護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組織實施。鄉道、村道的日常養護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實施。鄉道、村道的養護工程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組織實施,或者交由具備條件的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實施。
農村公路的日常養護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吸納沿線農村居民參與,保潔、綠化等相關工作可以由農村居民或者家庭承包,統籌用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領域公益性崗位,優先吸納就業困難人員。
鼓勵、引導專業公路養護作業單位參與農村公路養護。
《條例》還指出,強化安全保障。要求開展農村公路日常巡查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加強農村公路應急保障和防災抗災能力建設,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愛路護路宣傳教育。
《條例》規定,地方各級政府要采取措施,推進農村公路與沿線配套設施、產業園區、旅游景區等一體化建設,促進農村客運、貨運物流、郵政快遞融合發展,提升農村公路服務暢通城鄉經濟循環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