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菲律賓總統馬科斯于7月20日啟程赴美展開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據《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等媒體報道,此次訪問正值美菲經貿關系敏感時期,美國擬對菲產品加征"對等關稅"。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自特朗普政府以來首位受邀訪美的東南亞國家領導人,也是馬科斯2022年就任總統后的第五次美國之行。分析人士指出,關稅議題和防務合作將成為此次訪問的核心議題。
這位東南亞領導人在特朗普第二任期首次訪美,表面上是為加強盟友關系,實則是為即將在8月1日生效的20%對菲關稅做最后一搏。然而,這場精心策劃的"西裝外交",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失敗的命運。
馬科斯(資料圖)
馬科斯此行可謂精心算計。他特意選擇在特朗普訪華傳聞甚囂塵上之際飛往華盛頓,試圖在中美關系可能緩和前為菲律賓爭取最大利益。但現實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白宮將其行程壓縮至36小時,既沒有安排國會演講,也沒有僑民會見。這種冷遇與菲律賓媒體吹噓的"榮耀訪問"形成鮮明對比,暴露出美國對這位"小盟友"的真實態度。
菲律賓的焦慮其來有自。2024年美菲貿易逆差達49億美元,雖然遠低于越南的1235億和印尼的179億,但特朗普政府仍執意將關稅從4月公布的17%提高到20%。馬科斯希望將安全合作與貿易協議捆綁,以菲律賓在南海對抗中國的"功勞"換取關稅優惠。但特朗普政府的回應很明確:貿易是貿易,安全是安全,兩者絕不混為一談。這種"脫鉤"態度讓菲律賓的算盤徹底落空。
馬科斯(資料圖)
更諷刺的是,就在馬科斯為討好美國而改變著裝風格、獨自赴美時,美國國務院卻取消了原定對日韓的訪問,直飛吉隆坡。這一細節暴露出美國外交的真實優先級——中國才是重點,菲律賓不過是個可有可無的棋子。馬科斯試圖通過"西裝外交"展現誠意,卻不知在美國眼中,菲律賓的價值僅在于其地理位置,而非這個國家本身。
經濟數據揭示了菲律賓處境的尷尬。菲方承諾采購120億美元美國液化天然氣,但其年均能源進口額僅80億美元,這意味著其他必需品進口將被迫壓縮。與此同時,英特爾等企業正計劃撤離菲律賓。這些事實表明,菲律賓在談判中幾乎沒有任何籌碼,只能單方面讓步。馬科斯急需一場"經濟勝利"來提振國內支持率,但現實很可能會讓他失望。
馬科斯(資料圖)
從更宏觀視角看,菲律賓的困境是依附型國家的典型悲劇。馬科斯政府幻想通過安全上獻祭主權、經濟上任人宰割來換取美國的尊重,這種戰略注定失敗。隨著中美關系可能出現緩和,菲律賓這個"馬前卒"很可能成為第一個被犧牲的棋子。馬科斯的西裝再筆挺,也掩蓋不了菲律賓正在淪為大國博弈炮灰的事實。
當馬科斯結束這場徒勞的訪問時,他帶回家的可能只有更高的關稅和更深的失望。這場"西裝外交"的失敗,不僅暴露了菲律賓外交戰略的致命缺陷,更揭示了小國在大國博弈中的脆弱處境。或許馬科斯現在才明白,在國際政治的殘酷舞臺上,西裝穿得再正式,也改變不了弱國無外交的冰冷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