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多地暴雨成災,已致7人死亡,超141萬人受災
菲律賓國家減災管理委員會(減災委)通報,截至7月23日6時,受臺風“韋帕”、西南季風及低壓區共同影響,菲律賓多地暴雨成災,已經有7人死亡,8人失蹤,受災人口超過141萬。
菲律賓國家氣象局在23日8時對三描禮士省和巴丹省發布暴雨橙色預警,包括首都大馬尼拉地區在內的多地已經降至黃色預警。
7月22日,行人在菲律賓馬尼拉積水的街道上涉水出行。
7月22日,人們在菲律賓馬尼拉積水的街道上推車前行。
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市出現多處洪澇災害,宣布進入災難狀態,以便加快救災響應。菲律賓政府已宣布,包括首都在內的多個地區政府機關22日停止辦公、學校全面停課。
7月22日,行人在菲律賓馬尼拉積水的街道上涉水出行。
7月19日,菲律賓奎松城,一名工作人員在倒塌的廣告牌旁作業。
7月21日,菲律賓馬尼拉大都會馬里基納市,當地居民在一個被改造成臨時疏散中心的體育館內避難。
美國第三次宣布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塔米·布魯斯7月22日發表聲明稱,美國已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阿祖萊通報了美國退出該組織的決定。根據相關程序,美國將于2026年12月31日正式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這是美國第三次宣布退出該組織。
7月22日,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
以色列在加沙地帶軍事行動已致超5.9萬人死亡
巴勒斯坦加沙地帶衛生部門7月21日發表聲明說,自2023年10月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已造成59029人死亡、142135人受傷。
7月21日,以色列與加沙邊境,加沙地帶遭襲地點冒起的濃煙。
7月21日,巴勒斯坦民眾在加沙城的一所醫院悼念以軍襲擊中的遇難者。 新華社 馬哈茂德·扎基 攝
巴勒斯坦民眾抗議以色列對加沙的饑餓政策
今年3月,以色列重新封鎖加沙地帶并恢復大規模軍事行動,導致當地民眾嚴重缺乏食品等基本生活物資。
7月22日,巴勒斯坦民眾在約旦河西岸城市納布盧斯示威,抗議以色列對加沙實施的饑餓政策。 新華社 艾曼·諾巴尼 攝
孟加拉國空軍墜機事故死亡人數超30人
孟加拉國三軍公共關系局7月22日發布聲明說,該國21日發生的空軍教練機墜毀事故死亡人數已升至31人,另有165人受傷。孟政府21日宣布22日為全國哀悼日,全國所有政府機構、半官方機構、教育機構及私營機構等,以及孟加拉國駐外使團,降半旗致哀。
7月22日,孟加拉國首都達卡,孟加拉國最高法院大樓降半旗。 新華社 哈比卜·拉赫曼 攝
7月21日,孟加拉國首都達卡,搜救人員在教練機墜毀現場工作。
7月22日,孟加拉國首都達卡教練機墜毀現場,人們悲痛不已。
7月22日,孟加拉國首都達卡,事故傷員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外張貼著呼吁人們獻血的告示。 新華社 哈比卜·拉赫曼 攝
津巴布韋東北部發生交通事故造成17人死亡
津巴布韋警方7月22日發表聲明說,一輛卡車與一輛小客車當天上午在該國東北部哈拉雷省迎面相撞,共造成15人死亡。此外,另有兩名行人被撞后身亡。
7月22日,津巴布韋哈拉雷省,交通事故現場。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賓藝術特展”在國博開幕
7月22日,作為2024—2025“中俄文化年”的重點項目之一,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俄羅斯特列季亞科夫畫廊聯合主辦、俄羅斯國家博物館支持的“涅瓦河畔的遐思——列賓藝術特展”開幕式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展覽通過“河畔船歌:藝術之旅的開始”“廣袤大地:現實主義的求索”“時代史詩:民族靈魂的光輝”“暮色沉思:晚年的自由之境”四大篇章,以92件油畫和素描作品,系統呈現繪畫巨匠伊利亞·列賓的藝術生涯,為觀眾開啟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對話。
7月22日,“涅瓦河畔的遐思——列賓藝術特展”現場。 新華社 金良快 攝
列賓《自畫像》。 新華社 金良快 攝
大暑荷韻
7月22日是大暑節氣。荷花綻放,為炎炎夏日帶來一絲清涼。
7月22日,江蘇省南京市玄武湖公園,一只蜻蜓在荷花花苞上停留。 新華社 杜懿 攝
7月22日,山東省滕州市龍泉廣場的荷花。 新華社 孫楊 攝
原標題:《受洪澇災害影響,菲首都馬尼拉市進入“災難狀態”;又“退群”了,美國再次宣布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欄目主編:徐佳敏 圖片來源:新華社/IC photo/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曹立媛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曹立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