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特工組織有很多,包括耳熟能詳的中情局、聯邦調查局、國安局、國防情報局等等,但要說跟美國總統最親近的特工組織,當屬于美國特勤局。
那么這個特勤局是一個怎樣的組織呢?特勤局的特工到底是不是美國國防部管轄的現役士兵?
我們要弄清特勤局的性質,首先我們得先了解特勤局成立的背景,以及職責任務。
目前,大家只知道特勤局是專門負責保護美國總統及高級官員的機構,說直白點就是保鏢。
其實,特勤局在成立之初并非扮演保鏢角色,而是為了打擊假鈔所成立的機構。在美國內戰結束后,大量假幣開始在全國流通,已經占到當時美國貨幣總量的三分之一,嚴重威脅到美國經濟。
在這個背景下,美國財政部長休·麥卡洛克才建議林肯總統組建專門的機構,秘密調查美元鈔券與國債票券偽造案與其它金融犯罪,于是在1865年4月14日林肯總統親自創立了特勤局,總部設在美國財政部大樓。
彼時的美國特勤局似乎更像是一個金融執法機構。
既然如此,特勤局為何在后來又變成了一個保鏢特工組織呢?
關鍵就在于美國針對高層重要人物的安保措施有漏洞,沒有建立體系化的安保機構。而到了19世紀末期,美國金融市場趨于穩定,特勤局專門履行打擊假鈔的職責有點資源浪費。
遂從1894年開始,美國特勤局特工就展開對格羅弗·克利夫蘭總統的非正式保護,從而拉開了特勤局執行安保職能的序幕。
到了1901年美國威廉·麥金利總統在跟人握手時,遭遇兇手近距離槍殺,這起事件在美國引起極大地震動,迫使美國更加重視總統的安全,所以國會正式要求特勤局對所有總統進行全天候安保。
后來,在1963年美國約翰·肯尼迪總統在廣場遭槍擊身亡,1968年肯尼迪總統的弟弟、身為紐約州聯邦參議員的羅伯特·肯尼迪在競選總統時,竟然也遭到槍殺,成為美國首位在競選時遇刺身亡的總統候選人……
為了消除針對總統、總統候選人、總統親屬、以及副總統等高級官員的安全隱患,美國國會撥款,要求特勤局全身心投入到安保當中。
所以,特勤局的工作重心慢慢從昔日的打擊金融犯罪職能向安保職能過渡。
911事件發生后,美國對境內外的恐怖威脅更加敏感,重組了國家安全及聯邦調查局等相關功能,成立新的國土安全部,特勤局從2003年3月1日起,就不再歸屬財政部管轄,而是轉隸國土安全部,負責任務不變。
國土安全部是和美國財政部、國防部、農業部一樣,都屬于內閣行政部門,主要負責美國內部安全、應急事務處置、防止恐怖活動;可以看出,該部并非是一個軍事部門,那么隸屬于國土安全部管轄的特勤局,自然也不會履行軍事作戰職能,而是具有行政身份的公務員。
當然了,還有例外。
美國國安土安全所下轄的海岸警衛隊,其實就屬于準軍事性質,他的海岸警衛隊司令是四星上將,一旦到了戰時,就得歸屬美國海軍部管轄,海岸警衛隊司令列席美軍參聯會。
但美國特勤局沒有這個待遇。
特勤局還是聚焦安保這個核心不變,只是職責任務、編制有所擴大。因為特勤局的人員,除了有特工,還有著警察制服的安保人員、專業和技術人員。
通常,特勤局特工不穿制服,只是身著西裝或適合周圍環境的服裝,為警衛對象提供貼身保護;而身著警察制服的特勤局人員,主要是在白宮、行政大樓、以及各國駐美國外交機構提供保護,更像是外勤。
對于特勤局來說,任何潛在的風險,都有專人處理。比如,當有人在網上發布任何對總統造成傷害的言論,即使是開玩笑,特工也會對此人的家庭關系、社會關系進行徹底調查,以確定威脅的嚴重性。
這也體現了特勤局的執法屬性。
總之,無論美國總統或副總統,或其他訪美的外國政要走到那里,美國特勤局就跟到哪里,尤其是在空曠的地方活動時,四周一定會被特勤局特工嚴密布控,地面有特工貼身護衛,制高點有特工持槍警戒。
要知道美國特勤局下轄的特別行動部,下設有警犬隊、應急響應隊、反狙擊隊、犯罪現場勘查組、車隊支持組、培訓辦公室等六個部門,會配備P90沖鋒槍、德國MP5沖鋒槍、雷明頓870型霰彈槍、Mk13狙擊步槍、Mk13 Mod7狙擊步槍等多種致命裝備。
包括此前,特朗普遇刺時,就是特勤局反狙擊小組成員使用Mk13 Mod7狙擊步槍擊斃的兇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