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21日在其社交媒體上發文回應伊朗外長阿拉格齊關于核計劃的表態,稱如有必要,美國將再次打擊伊朗核設施。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此前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雖然伊朗核設施在美國的襲擊中“遭到嚴重破壞”,但伊朗的核技術還在,核設施可以重建,伊朗不會放棄鈾濃縮計劃。
美國《新聞周刊》網站報道截圖
背景多一點:
以色列6月13日凌晨對伊朗實施大規模空襲,以伊隨后互相發動多輪襲擊。
美國東部時間6月21日,特朗普宣布美軍空襲了伊朗三處核設施。
特朗普多次稱伊朗核設施已被“完全摧毀”,不過,打擊效果如何一直存在爭議。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東所副所長秦天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采訪時分析說,特朗普希望通過此類威脅來維持美國介入以伊沖突的合理性和效果。
特朗普的表態顯示出美國要削弱伊朗的一貫政策。此輪以伊沖突后,外界有很多觀點認為,伊朗遲早要重啟核計劃,這顯然對美國不利。
美國通過傳遞可能會再次打擊伊朗的信號,來建立對伊朗的威懾,讓伊朗不敢重啟核計劃,或不敢重建核能力,使得伊朗保持在一個比較虛弱的狀態,這也是美國想達到的戰略效果。
如果未來伊朗重啟核計劃,重建核設施,會讓外界質疑美國轟炸伊朗核設施的正確性。因此,為了維護6月份的戰果,為了維護特朗普個人的政治聲譽,特朗普政府也需要反復不斷地傳達威懾信號。
阿拉格齊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還稱,伊朗對與美國進行對話保持開放態度,但現階段對話只能是間接的。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加埃21日表示,伊朗與英國、法國、德國的副外長級核談判將于7月2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
路透社報道截圖
秦天認為,伊核問題談判的前景制約因素復雜,需要各方拿出創新的解決方案。
第一,涉及伊朗的安全保障問題。以伊沖突對伊朗安全穩定的沖擊較大,如果伊朗未來不能避免來自美國和以色列的潛在攻擊,進行任何層級或主題的談判,意義都不大。
第二,伊朗當局目前很難作出決策和決斷。要么繼續采取抵抗的姿態,進一步推進或恢復核研發,要么就是和美國尋求進一步談判,這個談判難免需要伊朗作出一些讓步。
第三,取決于談判各方能不能夠創造一些新的解決方案。在6月份以伊沖突之前的伊核談判中,其實已經涌現了一些新的設想,比如說成立地區的聯合性鈾濃縮機構,既保障伊朗鈾濃縮的權利,也能加強對伊朗的監管。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記者丨張晗 印梅梅 董晶晶
編輯丨林維
簽審丨劉鵬 康炘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