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美國身為“超級大國”,做事風格上卻十分“雙標”。
之前經常以“莫須有”的罪名制裁中國企業和高管,可當中方依法限制美企高管出境時,美方就跳出來讓我們立即放人。
為了達成目的,特朗普甚至又“祭出殺手锏”,再度揮起了他熟練的關稅大棒。
美高管被限制出境,中方限制合法合規
根據美國媒體7月17日的報道,美國富國銀行高管茅晨月在入境中國后被限制離境。
這個茅晨月是常駐亞特蘭大的金融精英,因涉及一起中國司法機關正在偵辦的刑事案件,所以才被限制出境接受調查。
這消息一出,美國政界和媒體立刻炸開了鍋,國務卿魯比奧強硬喊話要求“立即放人”,特朗普更是在社交媒體上威脅,若中方不放人,將對華商品恢復24%的高關稅。
但中方的立場十分明確,在中國境內,任何人都必須遵守中國法律。外交部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強調,茅晨月因涉及一起在辦刑事案件,被執法部門依法限制離境,這是中國司法機關的正常執法行為,不存在任何“政治化”因素。
這樣的回應是完全合法合規的,根據中國相關規定,一旦外國人涉嫌犯罪,或者牽扯到司法調查的話,相關部門有權對相關人員采取限制出境的措施,也是為了保障調查能正常開展。
這個法律工具并非中國獨有,美國《國土安全法》同樣授權海關無限期扣留“威脅國家安全”的外國人,并且美國此前也曾多次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中國公民離境。
這次事件格外引人關注的原因,也是因為茅晨月的身份背景。茅晨月出生于上海,后移居美國,現在是美國富國銀行國際保理業務負責人,深度參與中國國產AI芯片供應鏈的跨境融資合作。
這份工作涉及了大量供應鏈金融數據,而富國銀行自身,近年來也因金融漏洞頻出飽受詬病。
因此外界也猜測,這個案件可能涉及跨境資金流動合規性問題,甚至與芯片供應鏈數據安全有關。
但無論最終調查結果如何,中方都始終堅持依法辦案,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只是令人沒想到的是,美方對這事的反應卻格外激烈,甚至不惜將司法個案政治化。
富國銀行在此之后,迅速暫停了所有赴華公務差旅,部分美企推遲對華投資評估,特朗普更是借機炒作,揚言若當選將對華實施“更嚴厲制裁”。
這種操作不禁讓人想起那年的孟晚舟事件。當時美國以“銀行欺詐”為由跨境逮捕華為高管,如今中方依法限制美企高管離境,卻被美方扭曲為“人質外交”。這種赤裸裸的雙重標準,恰恰暴露了美國在國際規則面前的傲慢與虛偽。
特朗普重揮“關稅大棒”
就在茅晨月案發酵的同時,特朗普政府又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7月17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國陽極級石墨加征93.5%的反傾銷稅,疊加原有稅率,總關稅高達160%。
可但凡仔細想想就知道,美國限制中國的石墨并不會影響我們什么,反倒直接沖擊了美國電動車產業。特斯拉電池成本每千瓦時直接暴漲7美元,整車電池價格可能增加1000美元以上。
更諷刺的是,三個月前美國還豁免了石墨關稅,如今政策突然轉向,連特斯拉這樣的美企都措手不及,不得不重新依賴中國供應商。
除了關稅,美國國防部突然下令微軟等承包商,清退所有中國籍工程師,禁止他們參與美軍云端項目。
美方的邏輯十分簡單粗暴,只要血脈里有中國基因,就存在“間諜風險”。這種基于民族和血統的歧視性政策,讓人想起二戰時日裔美國人的遭遇。
微軟內部為了長遠運營雖然進行了緊急調整,但美國的這一決定無可避免地也會影響他們的技術研發進度,畢竟華裔工程師在AI和云計算等領域貢獻巨大。
總的來說,特朗普的“關稅大棒”看似強硬,實則自相矛盾。前段時間特朗普還放風稱可能訪華,甚至高度評價中國對芬太尼的管控,擺出緩和姿態。
但沒過多久,特朗普卻又在貿易和技術領域頻頻施壓。這種“又拉又打”的策略,反映出美國對華政策的混亂,深層原因還是在于經濟上的困境。
如果特朗普真的像他所說的,對華3700億美元商品加征24%關稅,那么美國的GDP可能會直接萎縮1.2%,實在是損人不利己。
而中國對美出口占比,在之前的“對等關稅”時已經降低了很多,幾乎不影響什么,此消彼長間,特朗普的關稅牌就早已褪色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科技封鎖上也出現了裂痕。就在美方驅逐中國工程師前兩天,美國商務部就悄然解禁英偉達專為中國設計的H20芯片出口,放寬EDA軟件等限制。
有人把這種政策急轉彎解釋為特朗普想訪華,但這的背后卻是殘酷的市場現實。英偉達因對華禁售庫存積壓45億美元,而華為昇騰芯片性能已直追H20,美國如果再禁售,英偉達的芯片就真賣不出去了。正如ASML高管所言:“禁令只會讓中國加倍努力?!?/strong>
言歸正傳,這場美企高管風波,表面上看是司法與貿易摩擦,實則卻是中美戰略博弈的縮影。
美國試圖通過金融制裁、技術封鎖和關稅施壓維持霸權,而中國則以法律手段和供應鏈優勢反制。特朗普的“殺手锏”看似兇猛,實則面臨很多制約。
歷史的吊詭之處就在于,2018年,美國曾以“銀行欺詐”為由逮捕孟晚舟,如今,中國也依法限制美企高管離境。相似的劇情,反轉的攻守,恰似大國博弈的鏡像對稱。
但不同的是,中國選擇的是法治路徑,而非美國的政治綁架。正如中國外交部所言:“法律面前無國籍特權?!?/p>
這場較量最終將證明,市場規律比政治口號更有說服力,而真正的贏家,永遠是尊重規則的一方。
參考資料:
美國一銀行高管在華被限制出境,外交部:涉及刑案——2025-07-21·光明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