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集美大學、廈門理工學院、廈門醫學院、廈門南洋職業學院四所高校師生組成的“追尋領袖足跡 擔當強國使命”2025年福建省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示范隊走進貴州,深入貴州師范學院、貴州醫科大學、清鎮職教城等地開展實踐調研。實踐隊聚焦教育改革、智慧醫療、職業教育等領域,探尋科技賦能教育治理、產教融合的貴州經驗。
實踐隊在貴州師范學院參觀調研
實踐隊走進貴州師范學院,通過貴州省教育史館的展覽全面了解了貴州教育千年發展歷程。實踐隊在該校創新創業學院詳細了解“雛鷹展翅”項目運用機甲機器人技術進行鄉村科普,“元寶女足”項目依托大數據實現精準選才,“花開有聲”項目開創性探索聽障兒童家庭互助模式。在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行的座談會中,貴州師范學院黨委副書記高勇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向實踐隊介紹了貴州師范學院在大學生社會實踐、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專業改革中的特色做法。雙方就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創新型人才培養、學生就業、思政課改革創新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實踐隊在貴州醫科大學參觀調研
在貴州醫科大學,實踐隊走進IOC可視化運營中心,觀看了“校園大腦”如何通過三維模型實時監控數萬臺物聯網設備,實現“一屏通覽、一鍵調控”,智能節能成效顯著。實踐隊隊員考察了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學習“基礎醫學整合實驗課程”中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與虛擬仿真技術的情況,了解這一標桿項目以VR虛擬仿真技術為抓手,引領醫學教學改革方向,對優化教學、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所具有的重要推動作用。此外,實踐隊一行還觀摩了臨床醫學組團智慧教室,學習了集成人臉識別、語音實時轉寫等智能技術。
實踐隊在貴州清鎮職教城參觀調研
在貴州清鎮職教城,實踐隊前往公共實訓中心,學習了“教、學、做、研、訓、賽”六位一體的產教融合模式,深入了解以健全職業教育培養、構建高技能人才資歷、深化產教融合的“六大體系”。在座談交流中,清鎮職教城管委會產教融合與創新發展部副部長羅井升向實踐隊介紹,清鎮職教城以“立足貴州、服務西南、輻射全國”為定位,通過專業集群精準對接產業集群的“接地氣、聯產業”模式,破解“用工難”與“就業難”的困境。雙方聚焦“技能貴州”,圍繞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中的特色和亮點,深入了解貴州職業教育在推動教育強省過程中的有效路徑。
在貴州交通職業大學,實踐隊隊員參觀了貴州交通博物館,了解在數據時代貴州堅持“交通先行、交通引領”的發展理念,逐漸將“山地范本”的數據符號變成文化符號的歷程,深刻體悟了貴州“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奮斗精神。
在實踐活動中,從教育根脈到“雙創”前沿,從智慧醫療到職教融合,實踐隊深刻領悟了以智慧教育打造新質生產力,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廈門南洋職業學院航空機電學院團委書記張毅表示,要將此行收獲轉化為實際行動,不斷深化對科技在教育領域應用的認識和理解,立足自身專業積極探索科技賦能教育教學的新方法,引導學生以青春之力為教育強國建設注入新動能。(文/圖 集美大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