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高語陽李澤妤
在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之際,由國家民委指導、民族文化宮策劃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西藏專展”“新疆專展”近日正式對外開放,以大量實物展品和圖文史料全景展現西藏、新疆發展歷程和各民族共同締造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脈絡。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鮮明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重大原創性論斷,并將其確立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當前,黨的民族工作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一個民族也不能少,要把推動各民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共同奮斗,作為新征程黨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講好中華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3年8月起,由國家民委主辦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正式對外展出。近日,作為該展重要組成部分的“西藏專展”“新疆專展”開展,這是“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的一次探索、一個縮影。
第一,以物證史,講“實”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
中華民族不是一個單一概念,是有著真切歷史脈絡和現實載體的實體。如何把這個“實體”展示好,用實物、講“實”事,是破題第一步。
國家民委首次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舉辦的文物古籍展覽中,2900余件文物、古籍等展品,實證中華民族并非一個“想象的共同體”,而是一個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聚合而成的民族實體。
漫長交融的民族歷史中,留下了珍貴的文物古籍。讓文物古籍“說話”,是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的依托。國家民委黨組書記、主任潘岳要求,挖掘和展示文物古籍中所承載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
最新“西藏專展”“新疆專展”的舉辦,充分發揮文物古籍“講歷史”的功用,以物證史。
“西藏專展”集中展示近70件明清宮廷家具及50件元明清中央政府頒賜圣旨印章,突破單一“文物陳列”模式,將家具的“物質性”與文書印章的“制度性”深度綁定,形成立體證據鏈,實證西藏與內地血脈相連、不可分割的歷史脈絡;“新疆專展”精選200件文物古籍、193幅圖片及9部視頻,系統呈現新疆與中原千年交融史。
第二,研究理論,講“深”事。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構建科學完備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著力解決我國民族學研究中存在的被西方民族理論思想和話語體系所左右的問題,加快形成中國自主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史料體系、話語體系、理論體系。“解析中華民族的歷史,就不能套用西方那一套民族理論。”
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建設,是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擺脫西方民族理論思想和話語體系影響的關鍵舉措。2023年初,中央統戰部、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國家民委共同印發《關于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研究體系建設的意見》。
資料圖
此后,國家民委已經開展了多項工作。2024年初,國家民委負責編寫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教材出版,填補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國家統編教材的空白;2024年5月,《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編纂工程推進會召開,明確其作為構建中國自主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的核心載體;今年6月,2025年第一期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專題研修班舉辦,致力于打造一支政治可靠、研究能力強、學術組織帶動作用明顯的專家隊伍。
理論研究成效明顯。這次專展中就集中展現國家民委在邊疆民族研究領域的深厚積淀與最新成果。其中,圍繞“新疆自古屬中華”主題,在深度描繪了大一統時期新疆與中原交往交流交融的緊密關系的基礎上,還另外揭示了并立對峙時期新疆“心向中央”“向東看”的歷史大勢。
此外,專展挖掘運用大量過往未受關注的珍貴史料與獨特視角,充分發揮國家民委在民族古籍研究等冷門絕學領域的獨特優勢,以新的內容詮釋史實。比如,運用數軸清晰展示回紇與中原王朝的互動交融;揭示喀喇汗王朝使用源于中原農歷十二生肖紀年法的十二生肖紀年;展現元朝時期大批西域人物積極“自化于華”等。
第三,科技應用,講“新”事。
新內容、新視角讓“語料庫”推陳出新、講出新知。在此基礎上,形式創新、豐富體驗,也必不可少。政知君在現場看到,專展用數字技術增強觀展互動感與代入感。
“西藏專展”設置中堂場景拍照、榫卯互動、古今互動魔鏡、蓋章打卡四個展項,展廳內還有少數民族詩人詩詞投影墻,讓觀眾在參與中感受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深刻認同。
“新疆專展”以極具新疆特色的變形“同心井”意象化造型為中心主造型,首次運用“歷史地圖全景敘事”手法,打造沉浸式展陳空間。還設置了“互動體驗區”,觀眾通過新疆民族服飾模型拍照打卡,直觀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
歡迎下載“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