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持續的高溫“炙烤”疊加少雨天氣,給阜南縣鹿城鎮帶來了嚴峻的旱情考驗。面對“烤”驗,鹿城鎮黨委、政府聞“旱”而動,迅速組織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精準施策打響抗旱保收攻堅戰,全力以赴守護好群眾的“糧袋子”和“錢袋子”。
提早布局,暢通灌溉“生命線”。旱情未至,行動先行。鹿城鎮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抓手,提前規劃布局灌溉設施,提升農田基礎灌溉保障能力。搶抓全鎮玉米等作物種植關鍵窗口期,在農作物生長發芽階段,利用一周黃金時間,組織精干力量對全鎮672口機井開展“拉網式”排查檢修,累計修復故障機井67處,更換故障電機32臺,維修破裂井管19處。針對27處機井存在的線路老化、電壓不足、取電不便等隱患,協調電力部門,通過加裝配電箱、延伸線路等措施,新增電線桿12根,安裝配電箱21個,為抗旱灌溉筑牢堅實基礎。
科學調度,織密供水“大動脈”。抗旱保收,水源保障是關鍵。鹿城鎮堅持“內外并舉、精準調配”。一方面,盤活“內水”,針對灌溉溝渠淤堵、破損問題,清淤修復溝渠2500米,暢通“毛細血管”,提升水源輸送效率。另一方面,爭取“外水”,科學調度谷河等外部水源,累計引水超50萬立方米,構建“溝渠連通、河田呼應”的高效輸配水體系,有效緩解5000余畝農田“饑渴”難題。
技術賦能,擰緊抗旱“增效閥”。提升抗旱實效,科技是硬支撐。鹿城鎮組織農業專家深入田間,開設“田間課堂”12場次,現場講授科學灌溉技術,覆蓋農戶600余戶。引導種植大戶啟用噴灌設施,通過精準調控水量與灌溉時間,實現“按需灌溉”,有效保障了作物生長,實現水資源和人力成本雙節約。目前該技術已覆蓋3000余畝農田,較傳統灌溉方式節水40%、節省人工60%,實現“節水不減產、省力保增收”。
服務護航,筑牢民生“保障網”。在“五保戶”王大姐家的玉米地里,3名黨員志愿者正全力完成6畝水田的引水作業。這不僅是鹿城抗旱攻堅的生動縮影,更是基層治理的暖心注腳。連日來,鎮村干部與網格員深入農戶,收集并解決灌溉設備短缺、用電安全等問題16項。針對獨居老人、困難家庭等特殊群體,村“兩委”干部帶頭組織黨員志愿者230余人次,累計協助灌溉農田1200余畝,以實際行動踐行“農田不撂荒、困難有人幫”的承諾。(阜鹿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