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4年的時候,美智庫CSIS發布過一份研究報告,其中對美軍的彈藥庫存情況表示了擔憂。
據該智庫透露,如果美國因為中國臺灣問題而與中國發生戰爭,美軍將在3周內消耗光儲備的5000枚遠程導彈。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美智庫的這一觀點呢?
【美智庫CSIS很喜歡模擬臺海戰爭】
美智庫觀點的背后
其實只要美智庫開始出具與中國臺灣問題以及臺海局勢有關的報告或文章,那就說明美國的軍工復合體又作妖了。
美國軍工復合體是出了名的貪婪,其最擅長的就是“發戰爭財”。
就以俄烏戰爭中美國軍工復合體的表現為例,據《環球時報》統計,截止2023年12月,美國方面向烏克蘭提供了2000套“毒刺”防空導彈,而其價格從單枚2.5萬美元,如坐火箭般飆到了40萬美元。
很顯然,“毒刺”的生產廠商RTX公司就是在借俄烏戰爭牟取裝備暴利。
【烏克蘭從美國那里獲取的“毒刺”】
最震撼的是,這在美國內部可以說是“司空見慣”,美國全國至少31個州、71座城市的117條生產線,都因為俄烏戰爭“吃得肚皮溜圓”。
可即便如此,美國的軍工復合體仍然不滿足,于是其又盯上了像中國臺海這樣存在較大開戰風險的地區,然后經由美智庫以及媒體進行輿論渲染,鼓動有關勢力引進美制武器。
在明確了這一點之后,我們再回看CSIS等美智庫發布的有關與臺海戰爭的兵推結論以及報告等,不難發現,在相關文件中總有那么一兩款武器裝備,能從開篇一直被提到結尾,且一定被塑造成所謂的“對抗解放軍的關鍵”。
【美智庫CSIS曾多次模擬臺海戰爭】
此外,相關文件中一定不會缺少渲染“中國威脅論”的內容,這些內容就是為了刺激臺當局及島內武裝力量,蠱惑其從美國引進軍事裝備武裝自己。
可以說,美國就是吃準了臺當局及島內武裝雖然叫囂的厲害,但其比誰都害怕臺灣回歸,這意味著他們將遭到嚴厲的清算,會被永久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這其實也是美國一直能維持“對臺軍售”,收割臺當局及島內武裝手里銀錢的底層邏輯。
雖說美智庫的“美國儲備的5000枚遠程導彈,將在臺海開戰后的3周內耗盡”這一結論是在明晃晃的渲染“中國威脅論”。
【中美臺海大戰假設】
但于美國自身來說,其實也能算是一個合宜的提醒了,因為美國現在確實面臨著彈藥庫存補充困境。
美國彈藥庫存確實出問題了
回顧這些年的國際局勢變化,我們不難發現,俄烏戰爭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說是美國衰落的加速器。
美國先后卷入了俄烏戰爭、巴以沖突、與也門胡塞武裝對峙以及伊以沖突等,這導致美軍消耗了大量的彈藥庫存。
【美軍導彈庫存因多線介入各地區戰事銳減】
考慮到美國對未來中美臺海大戰的設想主要是“直接軍事介入”,而這些年美國所卷入的俄烏戰爭、巴以沖突以及伊以沖突都是非直接軍事介入或是有限軍事介入……
我們不妨以美國與也門胡塞武裝的直接對峙為參考看看美國的彈藥庫存消耗有多嚴重。
在與也門胡塞武裝的持久紅海攻防戰中,美軍一直在頻繁發射昂貴的防空導彈攔截胡塞武裝的廉價無人機。
截止2025年4月,保守估計美軍已經消耗了3000枚防空導彈,相當于其庫存的40%。
【美海軍用昂貴導彈攔截也門胡塞武裝的襲擊】
為了減少這種價值不對等的損耗,美軍甚至動用了AGM-154“聯合防區外武器”精確制導滑翔炸彈以及AGM-158“聯合防區外空對地導彈”(JASSM)隱形空對地導彈等。
這原本是美國專門為應對臺海戰爭研發的,但如今卻不得不提前搬出來對付也門胡塞武裝。
最糟糕的是,以美國國防工業如今的狀態,沒法做到及時補充多線介入戰事造成的彈藥庫存空缺。
相比于也門胡塞武裝,中國的無人軍事化裝備規模更加龐大,且還有更加先進的導彈攻防體系。
【中國的無人軍事化裝備】
如果是與中國對上,那美國的關鍵彈藥消耗顯然會更快。
照這樣來看,美智庫或在未來可能爆發的臺海戰爭中,美軍可能在3周內耗盡遠程導彈庫存,似乎也不是“虛張聲勢”。
參考資料:
【1】《居心叵測!美智庫渲染若介入臺海沖突,美國關鍵彈藥庫存一周就用盡,島內網友嘲諷》 環球網[2024.3.19.] 【2】《常規武器消耗過快,先進導彈產量有限,美軍彈藥庫存到底剩多少?》 光明網[2025.7.4.] 【3】《31個州,117條生產線!細數美軍工復合體如何獲取“戰爭暴利”》 環球網[2024.3.2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