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巴以戰爭開始,以色列就發布嚴格的信息封鎖令,尤其是在以伊沖突期間,執行相當嚴苛。只是封鎖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只能讓以色列丟盡面子。根據2025年7月24日的消息,中東傳來猛料!有關以色列在以伊沖突中的真實損失情況被公開了!以色列媒體《第13頻道》無視禁令,直接捅破了天,展示了伊朗導彈襲擊了海法的巴贊煉油廠使其癱瘓的情況。
以色列媒體,這把捅破天(國內媒體報道截圖)
最主要是揭露了攔截失敗
以色列13頻道報道截圖
以色理解官方一直在淡化自身在以伊沖突中的損失情況,不是說伊朗導彈的射程、速度和機動性各不相同,難以精確擊中以色列目標;就是強調在被以色列反導系統攔截了。在雙方停火之后,許多真實消息浮出水面,情況變得清晰起來。
原來,以色列官方不承認海法煉油廠受到重創,這回以色列《第13頻道》公開了以色列海法煉油廠的損失實際情況。被揭露的事情顯示,以色列官方有意掩蓋了海法煉油廠火災造成的損失。實則煉油廠的發電站、管道橋梁和燃料罐區各遭到一枚導彈攻擊,一共3枚導彈的命中導致整個煉油廠癱瘓。
其實當時外界就發現,損失極大(國內媒體報道截圖)
濃煙和火球在海法煉油廠上升起
以色列官方表示,這些導彈的命中圓概率誤差為600米,可是現在的打擊效果,要么精度不到600米,要么就運氣太好了。伊朗導彈的打擊效果,造成海法煉油廠無法生產,如果不緊急修復,以色列的燃油供應將出現大問題,對以色列國內經濟和民生影響巨大。
這還只是公開的一處目標遇襲情況,實際伊朗打擊了多處目標,其中多處為軍事基地,但是以色列幾乎封鎖了全部信息。只不過,這回被以色列媒體自己揭出來的信息可不少,以色列媒體不想再欺騙以色列民眾,尤其是以色列正在計劃對伊朗再度進行打擊,以色列全國再度面臨戰爭狀態。
沒攔住的伊朗導彈還很多
巴以戰爭開始之后,以色列就開始不說實話,造假成本越來越高,完全就是為了維護以色列的虛假形象,尤其是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地位,一旦戰爭結束,他可能就要下臺了。
只不過,以色列媒體這次披露,等于是內塔尼亞胡被伊朗導彈打了臉。以色列官方直接造假,制造一個虛假的現實;實際上,以色列面對的伊朗并非一個軟柿子,也不是可以隨便欺負的,具備相當的反擊能力,尤其是彈道導彈打擊能力。
兩伊戰爭之后,伊朗總結戰爭經驗之后,重點發展自己的軍事工業,尤其是彈道導彈技術。經過幾?十年發展之后,伊朗彈道導彈技術已有相當的水平,在2020年時,伊朗為了報復美國暗殺伊朗將軍,對美國駐伊拉克的阿薩德空軍基地發動了一次彈道導彈打擊,當時的一名美軍士兵回憶:“我們必須離開掩體,否則我們會被燒死。”
海法煉油廠被炸,廠區內一片狼藉
伊朗首次使用彈道導彈直接打擊美軍只是一個開始,有人稱為“大膽且史無前例”的舉動造成了廣泛的破壞、創傷性傷害,伊朗開始大大擴展和完善了彈道導彈能力,并最終導致在2024年對以色列兩次大規模報復性打擊中得到體現,在2025年的以伊沖突中,更可以說達到頂峰。
伊朗擁有中東地區最大規模的彈道導彈力量,庫存也可以在全球排名前列,美國估計截至2024年,伊朗的彈道導彈庫存超過3000枚,實際可能更多,彈道導彈已成為伊朗最重要的軍事打擊力量。在缺乏現代化空軍情況下,彈道導彈與無人機等裝備成了伊朗克制敵人的主力裝備。
伊朗導彈轟炸美軍駐卡塔爾基地畫面
伊朗彈道導彈型號非常豐富,有液體與固體燃料,兩大系列,在以伊沖突中,伊朗既使用老式的液體燃料彈道導彈,也使用了高超音速彈道導彈。由于庫存量大,令伊朗可以實施彈道導彈的飽和式打擊,同時發射大量導彈,以數量突破防空反導系統,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效果。
在以伊沖突中,伊朗展現出向以色列發射大量彈道導彈的能力,通過飽和式打擊,成功突破了以色列的防御,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戰果,給以色列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只是以色列官方一度掩蓋了實情,但是越捂著問題越多,因此最終還是暴露了。
以色列加美國等一眾幫手,都沒能攔得住伊朗的導彈
其實更大的問題,還是伊朗自己沒有打到底的決心,輕易接受停火,給以色列和美國喘息之機,若堅持不停火,再打上?十幾天,以色列將會真正地麻煩:一旦反導彈藥耗盡,也就是到了伊朗可以“指哪打哪”的時候了。
以色列試圖通過掩蓋真相的方式,塑造一個自己強大的形象,實則以色列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