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10點20分許,東北大學6名學生在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參觀學習浮選工藝過程中,因格柵板脫落墜入浮選槽。經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醫護人員確認已溺亡。另有1名老師受傷。()
現場的同學和知情人士通過媒體發聲,還原并不復雜的現場慘劇:格柵板脫落,學生們墜入浮選槽。攪拌棍和由磨碎的礦石、水和浮選藥劑混合而成礦漿很難讓人逃生。()
6位大學生的生命,6個心碎的家庭,發出振聾發聵的安全之問:誰來負責?
此次遇難的六名學生是東北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礦物加工工程專業本科生,都剛剛20歲出頭的年紀。
他們中,有人的手機里還存著上周和父母的聊天記錄:“媽,實習結束就帶你們去吃火鍋。”這個女生怎么也想不到,一場被學校要求的“畢業必修課”,會讓她永遠停留在21歲的夏天,從此和父母陰陽兩隔。
來自重慶的男生劉林(化名),2025年剛保研,他是村里首位大學生。曾作為學生代表在黃金學院“黃金班”開班式上發言。
花樣的年紀,光明的就業前景,因為一場意外,所有對未來的規劃憧憬期許戛然而止。
今天中金黃金發布公告,公布了事件經過,公告中對事件不幸遇難者表示沉痛哀悼,對傷者和遇難者家屬表示誠摯慰問,并對此產生的社會影響深表歉意。
沉痛哀悼無法挽回六個年輕的生命,誠摯慰問也無法撫平遇難者家屬永久性的創傷。
此次事件的官方通報內容很簡短,調查固然需要時間,但安全責任是無法回避的追問?
第一,為什么格柵板會脫落,導致站在上面的6名學生墜入浮選槽?
公開資料顯示,浮選槽是浮選設備中用來實現浮選過程的槽體容器。據業內人介紹,浮選槽中的礦漿水含有懸浮物、化學藥劑和重金屬離子,具有腐蝕性和高溫風險,需注意安全防護,“人掉進浮選槽,基本沒有生還的希望。”
有網友曾在社交平臺介紹說,浮選槽里裝的是礦漿,由磨碎的礦石、水和浮選藥劑混合而成,其密度比水大,人掉進去會往下沉,難以露頭。此外,人在礦漿中會因恐懼而驚慌失措,本能地大力掙扎,這可能會使情況更糟。“就像掉進快速凝固的水泥”,專家用這個比喻表述為何浮選槽溺亡生還率近乎為零。
既然墜入浮選槽后幾乎沒有生還可能,格柵板就成了問題焦點。如果格柵板不脫落,就不會發生這次的悲劇。那格柵板脫落,是年久失修嗎?格柵板有沒有載荷標準?如果有載荷標準,現場有沒有文字警示?組織方有沒有對現場學生們進行提示?
據中國黃金內蒙古礦業官方微信公眾號今年2月25日發布的文章顯示:
“浮選車間始終將安全生產放在首位,嚴格執行公司安全操作規程……此外,順利完成了一二系列混精二層平臺地面格柵板更換……”
地面格柵板今年2月剛更換,7月就脫落?這背后是安裝問題?質量問題?還是人為疏忽?我們需要一個明確的答案。
最新的事故情況調查通報顯示:已初步查明的事故直接原因是浮選槽上方鋼格柵板(規格1.2m×3m)一側固定角鋼焊縫存在陳舊性裂紋,當日受集中載荷后瞬間斷裂,導致整塊格柵板翻轉脫落。據悉,格柵板是安裝在浮選槽等設備上方或通道等處的金屬網格板,起承載、防護隔離等效果,防止人員或物體直接墜入下方的設備或空間。
事故調查組發現,涉事企業2月份雖對格柵板進行過一次“局部更換”,但未對全部焊縫做無損檢測;事發平臺日常承載標識缺失,未限定同時站立人數;學校與企業簽署的《教學實習安全協議》未明確現場監護、限員和應急流程。
第二,為什么安全事故發生在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
看似是一起意外事故,但細究公開信息,已有企業安全管理上層層失守的端疑。
我們查閱了應急管理部制定的《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其中明確——
生產經營單位接收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學生實習的,應當對實習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提供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學校應當協助生產經營單位對實習學生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此次學生赴選礦廠參觀學習,是否按照相關規定對學生進行了安全教育和培訓?我們需要知道答案。
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四十一條規定——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并落實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術、管理措施,及時發現并消除事故隱患。
如果企業未能建立有效的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或者雖然建立了制度但未有效執行,未及時發現格柵板存在的安全隱患,就屬于安全生產管理失職。
從已知信息看,浮選槽區域格柵板脫落是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反映出企業在設備維護、安全檢查等方面存在嚴重漏洞。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
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
若能認定企業相關管理人員或直接責任人員在主觀上存在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的過失,比如明知格柵板存在安全隱患,但未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改,那么極有可能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
第三,校企合作有沒有淪為安全“走過場”的重災區?
該企業與校方簽訂的是怎樣的實習協議?對實習期間學生們的安全問題是否有所考量?這次到選礦廠參觀學習浮選工藝,對現場潛在的安全風險是否事前有評估并制定保障措施?
作為東北大學的實踐教育基地,校企合作本應是雙贏的局面,但無情的悲劇在叩問,校方在實習安全方面是否有審查?校方與企業對實踐環節的實質安全投入是否存在嚴重不足?學生安全有沒有淪為簽字蓋章后無人問津的空白地帶,讓悲劇在疏忽中悄然埋下伏筆?
最后我們還想問,監管利劍為什么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如果監管到位,這次悲劇本應可以避免。監管部門在這起事件中的失守失責又該如何認定?
沒有什么比生命更加寶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命重于泰山。各級黨委和政府務必把安全生產擺到重要位置,樹牢安全發展理念,決不能只重發展不顧安全,更不能將其視作無關痛癢的事,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我們期待所有疑問都能盡快得到答案,畢竟,安全責任的重量,不該由學生用生命來稱量。但悲劇和教訓既然發生了,必須讓“安全高于一切”成為校企實踐不可逾越的鐵律,用嚴肅的問責和切實的改進舉措扎緊扎牢安全防護網。
這不僅是對逝者的交待和安慰,更是對全社會關切的回應和行動。
新聞有味道
《新聞有味道》是一檔廣播新聞評論欄目,每周一至周五7:40在天津新聞廣播(調頻97.2,中波909)《909早新聞》節目中播出。欄目關注熱門話題、熱點事件,堅持以專業的態度、獨立的視角追根溯源、抽絲剝繭!做到多維思考、觀點獨到、犀利輸出!歡迎您和我們一起品鑒新聞的味道!
撰稿 | 津日評
綜合 | 新華社 北京青年報 澎湃新聞 封面新聞 央廣網 東北大學 中國黃金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