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江西日報民生版頭條報道:《讓服務從“中心”走向群眾心中——青云譜區提升黨群陣地服務質效》,現全文轉載如下:
一本好書,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燈;一場親子共讀,是家庭溫馨時光的美好見證。“媽媽快看,小猴子倒掛在樹上吃香蕉了。”7歲的小女孩妮妮拉著媽媽的手,指著繪本上的小動物說。如此溫馨的畫面,正是前不久南昌市青云譜區洪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辦的“時光書架·親子共讀”活動的一幕。
黨群服務好不好,關鍵看群眾滿不滿意、認不認可。今年以來,青云譜區委組織部圍繞做優社區服務,創新開展“洪城紅 青云親”之“青情相融 黨群有約”黨群陣地服務提升系列活動,推動黨群服務從“中心”走向群眾心中。
銀齡暖巢,頤養無憂歲月
青云譜區曾是南昌市工業的“頂梁柱”,承載著半個多世紀的工業輝煌。隨著老工業區轉型,1.4萬名退休人員被移交社區管理,其中包括3194名退休老黨員。如何讓他們老有所依、老有所為?青云譜區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剛退休那會兒每天都窩在家里,現在我每天在社區忙著幫鄰居們解決難題,非常充實。”蔡巧月是洪園社區的一名退休老黨員,了解到社區要成立“洪城紅管家銀發幫幫團”,她主動報名參加。
社區聚焦老年人群體需求,經常組織開展剪紙、書法、義診、“金點子”征集等活動,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讓他們成為社區治理的“智囊團”。
“今天太陽不錯,出來嘮嗑鍛煉咯。”在南蓮社區嵌入式養老院里,劉奶奶每天和老姐妹們一起曬太陽、做康復訓練。
近年來,青云譜區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在南蓮、洪坊、京新社區打造了3家嵌入式養老院,覆蓋老年人群超300人次。建成錦聯、洪光等14家幸福食堂,平均每月提供助餐配餐1.5萬人次,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便宜實惠的就餐服務。
青衿筑夢,賦能奮進征程
夜幕降臨,梨園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聯合團區委舉辦的青年夜校熱鬧非凡。這里開設了游泳、播音主持、手工等興趣課程,還會開展法律知識、投資理財等實用講座。
“白天上班沒時間學習,晚上來這里既能提升技能,又能認識新朋友,特別充實。”28歲的小熊每周都會參加夜校的美妝課程。青年夜校還定期舉辦“情感沙龍”,邀請心理咨詢師現場授課分享,單身青年們通過沉浸式的學習,深入感受人際交往、婚戀的奇妙心理過程。
為幫助青年人提升職業技能,青云譜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每年都會聯合社區開展家政服務、電商運營等職業技能培訓。今年3月,何坊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設“職業加油站”,邀請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老師,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待業青年提供家政服務、母嬰護理等專業知識培訓。
稚子樂園,守護成長時光
“以前上班總擔心孩子沒人照顧,現在把孩子送到家門口的托育園,專業又放心。”李女士一邊說,一邊放心地趕去上班。
全新升級的托育服務讓年輕父母輕松了不少。青云譜區拓展黨群陣地服務功能,建成6家標準化托育園,配備專業育嬰師,開設親子閱讀、感統訓練等課程。部分托育園還推出延時服務,最晚可將托管時間延長至20時,解決了雙職工家庭的后顧之憂。
今年以來,當地開展了50余場課外實踐活動,超600人次參與。徐坊社區聯合區慈善義工協會開設的“公益課堂”同樣受歡迎,每周六,孩子們在“經典誦讀”中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在“色彩美學”課上發揮創意,和家長一起參與社區植樹、垃圾分類等,在享受親子時光的同時體會志愿服務的教育意義。
“黨群服務中心也要有‘煙火氣’,今年以來,我們聚焦友好社區建設,推出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就是希望推動黨群服務中心成為凝聚民心、服務群眾的溫暖港灣,讓群眾愿意進、喜歡來、經常來。”青云譜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柳說,一幕幕溫馨的畫面,都是青云譜區構建老中青幼“全齡友好”社區的生動寫照。
來源:7月25日 《江西日報》民生版
小編很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