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學6名大學生到企業參觀溺亡事件刷屏,該事件沖上各大社交平臺熱搜榜,引發社會熱議。
據新華社消息,7月23日10時20分許,東北大學6名學生在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參觀學習浮選工藝過程中,因格柵板脫落墜入浮選槽。經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醫護人員確認已溺亡。另有1名老師受傷。目前,屬地黨委政府、東北大學、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正在開展善后處置工作。
6月生產月才過去20多天,就出如此安全事件,公眾的情緒瞬間被點燃。
隨著媒體不斷深挖,一些細節被曝出。
學校知情人告訴大象新聞,浮選槽內的高密度礦漿含有硫化氫等劇毒成分,同時還有高溫運轉的攪拌刀片,落水者在1分鐘內即喪失行動能力,掉入浮選槽的學生基本沒有生還機會。
有網友稱,浮選槽中含有劇毒和腐蝕性液體,并質疑大學生到企業實地參觀學習意義不大。
東北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一位老師告訴大象新聞,此類的參觀學習學校已經組織很多年了,據他了解參觀是很安全的,沒想到今年會發生意外。
封面新聞采訪了一位礦物加工工程領域的從業人員,其表示,浮選槽中的液體主要是水和礦物組成的礦漿,僅含有少量清潔無毒的化學藥劑,網友猜測不屬實。
另外,一位相關領域的高校教師表示,對于工科學生,進入工業現場參觀是必要的教育環節,一般來說,按照參與程度由淺到深,分別為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其中,大三學生參與生產實習的時間一般為二到四周。正常情況下,進廠需要進行正規的安全培訓、著裝和佩戴安全帽。
據紅星新聞報道,今年2月25日,中國黃金內蒙古礦業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顯示:“浮選車間始終將安全生產放在首位,嚴格執行公司安全操作規程……此外,順利完成了一二系列混精二層平臺地面格柵板更換……2024年,浮選車間安全環保事故為零、職業健康事故為零、安全生產事故為零,實現了‘零事故’的安全目標。”
在2020年12月10日的官方文章中,曾介紹了該企業選礦廠浮選車間的部分工作內容,“車間各浮選槽之間需要泡沫溢流管路進行相連通,將礦漿輸送至下一道作業工序,從而保證各流程的穩定。由于管路長期處于走量狀態,管內部附著較硬的結鈣,造成走量不暢,影響流程穩定。面對溢流管堵塞的突發情況,車間員工團結一致,發揮主觀能動性,拿起釬子及水管進行疏通,確保管路通暢,保證流程穩定。”
紅星新聞的這篇文章信息量相當驚人。也就是說,幾個月前,涉事礦廠浮選車間的地面格柵板全部被更換過。
剛更換不久的格柵板,為何突然脫落?這里面有沒有腐敗和質量問題?是安全事故,還是人禍?
讓人瘆得慌的是,今天下午,筆者進入中國黃金內蒙古礦業官方微信公眾號,發現紅星新聞提及的這兩篇文章,居然憑空消失了。
諸友覺得怪不怪,就在如此緊要的關口,官微上的文章被媒體扒出后,居然沒了。這是在毀滅證據,還是別有用心,想達到什么目的?
因為此事故蹊蹺,一名學生的家屬告訴封面新聞,他們的唯一的訴求就是“還原真相,不要讓相關的人逃脫責任。”
央廣網今天下午4點9分發布消息稱,針對6名大學生遇難事件,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高度重視,自治區政府正在履行程序,將成立調查組,提及調查。
不過,比起事故更讓人揪心的,是事故發生后,涉事有關單位的表現讓人大跌眼鏡。
筆者獨家獲悉,東北大學6名大學生溺亡事故發生后,該校有學生向媒體記者爆料后,被認為是給學校招黑。
筆者嘗試與多名東北大學的學生聯系,他們均以“有要求”拒絕回答任何問題。
這也許是當下最大的悲哀了。
捂嘴,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也防不住任何民心,只會走向更極端。
諸友,洗洗睡吧。明天,我等屁民,又將是苦逼、精神內耗的一天。
只是,失去生命的6名學生家屬——
他們能等來真相嗎?
他們的明天,又將在哪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