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伊會晤
最近中俄伊三方會晤引起了不少國際關注。2025年7月23日例行記者會上,法新社記者提問能否介紹中俄伊三方會晤討論的具體內容及中方立場?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回應:中方一貫主張通過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始終同有關各方保持溝通協調,將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推動有關方重啟對話談判,達成兼顧各方合理關切的解決方案。
三國會晤有啥深意,外交部發言人的回應又說明什么?這絕不簡單。
就在幾天前,美國總統特朗普還在叫囂,如有必要,美國還會再次對伊朗核設施發動打擊!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也暗示可能再次動武。而歐洲三國(法、德、英)更是撂下狠話:8月底前談不攏就恢復全面制裁。孤立無援的伊朗正被逼到墻角。
關鍵時刻,中俄出手!
就在這場三方會晤前一周,伊朗外長阿拉格齊飛往天津,中國外長當場送上五個“支持”,支持伊朗捍衛主權、維護尊嚴、抵御霸凌、談判維權、改善周邊關系。
與此同時,7月20日,伊朗最高領袖的高級顧問也密訪莫斯科,與普京商討對策。俄方重申致力于穩定地區局勢、通過政治途徑解決伊朗核計劃相關問題的既定立場。
中俄就像兩堵高墻,在伊朗最危急的時刻,為它撐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以色列有點慌!
以色列最近有點慌,之前仗著美國撐腰,想炸就炸,對伊朗的打擊肆無忌憚。但這次中俄伊的三方會晤的消息傳來,以色列要好好掂量一下了。
更要命的是,國際社會對以色列的支持在減少。據法新社7月23日報道,巴西23日宣布將很快加入南非向國際法院提起的對以色列的訴訟。包括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利比亞、西班牙和墨西哥在內的多國都表示準備加入訴訟。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也開始反思對伊政策,以色列的外交處境越來越孤立。
美國對中俄伊三方會晤的隱性焦慮
盡管特朗普未直接回應此次會晤,但美國財長貝森特在7月21日CNBC采訪中突然提及“中國是受制裁的伊朗石油和俄羅斯石油的大買家。因此,我們可以開始討論這個問題。”試圖將地緣政治以及中俄、中伊關系捆綁進中美貿易談判,實質暴露的是美國對三國合作的戰略焦慮。
中方回應藏玄機
中國立場一以貫之,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主張政治外交解決”這些話,實則展露中方態度,別動不動就動武,得按國際規矩來。
同時也暗含著深層考量,伊朗是中國第三大石油供應國,原油用人民幣結算,這對人民幣國際化至關重要。同時,恰巴哈爾港等“一帶一路”關鍵項目也需要穩定的中東局勢作保障。
當下的中東正經歷著“單極主導”到“多極平衡”的轉變。中俄伊的合作給美國霸權敲響了警鐘,雖然徹底顛覆現有秩序還為時尚早,不過可以預見的是,中俄伊的這場會晤將加快這一進程。
“徹底棄核”和“和平利用核”的核心矛盾依舊存在。但單邊霸權的拳頭再硬,也擋不住越來越多國家對公平秩序的向往。和平之路依然布滿荊棘,局勢遠比表面復雜,但這一刻,多極力量的注入為局勢增添了新的可能,中東的天,確實在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