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破解專業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不對口”的難題,湖南給高校人才培養開出了新“菜單”。近日,湖南省教育廳聯合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工信廳正式發布《湖南產業發展急需學科專業目錄(2025-2026年)》(下稱《目錄》),聚焦傳統、優勢、新興、未來四大產業領域,梳理出70個急需學科,精準設置183個專業。
作為全國首個系統性開展此類目錄制定的省份,湖南的先行先試具有重要意義。《目錄》不僅服務當前產業需求,更為未來高校專業結構調整提供了方向。
這份關乎未來湖南人才培養方向的目錄有堅實政策支撐。此前,為貫徹國家優化高等教育布局方針,湖南省委、省政府兩辦聯合印發《湖南省高等院校學科專業優化實施方案》,提出“五個計劃”重點任務,明確到2025年調整優化約20%的學科專業,實現學科專業與產業緊密聯動,其中產業急需緊缺學科專業發展計劃是關鍵。《目錄》作為配套文件應運而生,旨在深度推動高等教育與產業融合。
《目錄》的設置依據何在?未來湖南高校又將如何精準“造血”,補齊人才短板?記者就此進行了深入采訪。
為什么“急需”?湖南產業升級存缺口
此次發布的《目錄》如何凸顯湖南產業特色?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潘國文指出,這由《目錄》制定的根基所決定——它立足我省“4×4”現代化產業體系。這一產業梯級體系專為湖南定制,源于2023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于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指導意見》。
具體來看,《目錄》精準劃分為傳統、優勢、新興、未來四大產業板塊,并進一步細分為現代石化、綠色礦業等16個產業領域。同時針對其他產業需求,單獨列示了數學、物理學、腦科學、碳達峰碳中和等學科專業。整體共細化出新能源與電動化技術、生物育種與種業科學、文旅科技融合創新等70個急需學科方向,列出碳儲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智能醫學工程、智慧農業、茶學等183個本科專業清單。
《目錄》是否屬于閉門造車之作?對此,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在編制初期,我們開展了大規模產業調研,深入走訪了中聯重科、湖南鋼鐵等龍頭企業,還廣泛吸納了18個省直部門和高校的寶貴建議。”
“企業普遍反映當前最緊缺的是復合型人才。”潘國文告訴記者,走訪中企業多次提到,他們不僅需要具備專業技能的人才,更需要能跨領域、跨行業融合運用不同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比如,中聯重科因計劃‘出海’,期望新進人員不僅精通技術,還能熟練掌握小語種;湖南華菱漣源鋼鐵有限公司則需能夠融合鋼鐵冶金與自動化、大模型應用的人才,助力公司實現機器設備的迭代升級。”
針對此發展痛點,《目錄》在急需學科領域中列出的基本均為交叉學科,絕大多數專業亦呈現出顯著的交叉融合特性。潘國文解釋道,例如“綠色化工與低碳技術”涵蓋了化工、低碳、新材料等多個領域,“數字人文”則實現了文化與數字技術的有機融合。
此外,《目錄》中還收錄了33個教育部目錄外的專業,例如“音視頻智能裝備工程”“低空技術與工程”“人工智能護理”等。“這些專業名稱經過專家們反復斟酌與修訂,均源自調研中各方高度關注的方向,具備一定的未來導向性,體現了對產業發展趨勢的前瞻性判斷。”潘國文進一步補充道。
高校如何響應?多校積極布局學科專業
政策明確規定,各高校須積極增設《目錄》內的急需學科專業,且年度增設比例不得低于80%。《目錄》發布后,高校迅速作出響應并制定增設計劃,長沙理工大學即為其中的典范。
長沙理工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唐欣表示:“我校已制定《2025-2027年專業優化實施方案》,計劃在三年內停招21個本科專業,新增8個專業。其中有7個專業被列入《目錄》,具體為制藥工程、低空技術與工程、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智慧交通、智慧水利、國土空間規劃、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占比高達87.5%,超出政策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長沙理工大學計劃新增的專業中,低空技術與工程、國土空間規劃屬于此次《目錄》中特別提及的“教育部目錄外專業”。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目前已完成論證,計劃于今年申報;國土空間規劃專業則計劃于明年申報。
記者深入采訪發現,部分高校已率先采取行動,針對產業需求精準布局相關學科專業。
“自2023年起,我校便已著手推動學科專業的優化調整工作。”湖南農業大學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副處長朱育鋒向記者表示,學校對學科優化的進程早已啟動,目前正積極推進中。
針對當前的學科專業改革,湖南農業大學已成功構建了“農學+”“智慧+”的學科建設體系。2023年,在生態學一級學科下新增碳達峰碳中和二級交叉學科,同時增設智能建造、食品營養與健康等本科專業,這些都被納入在最新的《目錄》中。
此外,湖南農業大學制定了微專業建設管理辦法,推動微專業建設與學科交叉融合,精準對接產業需求。未來計劃將“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更名為“農業智能裝備工程”,并增設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這些均為此次《目錄》中提及的急需專業。
如何落地?讓專業優化真正對應產業需求
《目錄》的響應,關鍵不僅在于專業優化,更在于讓學科專業有效輸送人才、助力湖南產業發展——這是政策落地的核心。
“現代農業是湖南的優勢產業,作為全省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我校學科布局與湖南尤其是長沙的農業產業需求高度契合。”朱育鋒表示,湖南農業大學在智慧農業與智能裝備、農產品加工與食品科學等領域已初見成效。其中,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為全省大健康產業筑牢支撐,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為生態農業發展提供智力保障。農業工程學科在機械化、智能化領域的多項突破,特別是精準農業與智慧農業技術的應用,推動了湖南農業現代化進程。
增設專業僅是起點,深化產教融合才能讓人才切實對接湖南產業。長沙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李傳常介紹,針對《目錄》中的能源與動力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儲能科學與工程等專業,學院不僅已構建起完善的學科專業布局,還與三峽集團、中廣核等企業設立了聯合培養班,與中國能建湖南省電力設計院、中國中車、湖南能源集團等共建研究生培養創新實踐基地和卓越工程師培養基地,扎扎實實服務湖南新能源產業發展。
此次《目錄》發布,既響應當前產業需求,也前瞻未來發展。省教育廳高教處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作為全國首個由省級層面發布的專業目錄,其具體內容仍需持續更新與完善。《目錄》擬每兩年進行一次更新,緊密追蹤產業動態,以確保人才培養與產業升級保持同步。下一步,將著力推進學科專業內涵的重塑,完善預警機制,并切實落實限制招生、停招及撤銷等相關措施。
為指導高校開展學科專業調整與建設,省教育廳還將出臺系列舉措:發布電子信息類、能源動力類等9個學科大類人才培養方案指導意見,立項約120個“四新”研究項目;規劃建設10個左右未來技術學院、20個左右省級現代產業學院及10個省級卓越工程師培養(實踐)基地;支持5所湘江卓越工程師學院深化改革,開發創新創業課程,孵化技術項目。
全媒體見習記者 沈可心 通訊員 李佳鈺
微信改版了
現在刷到我們的推文全憑緣分
拜托大家把三湘都市報“設為星標”
讓我們的緣分更深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