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曹雪嬌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廣東、香港、澳門舉行。7月25日下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籌辦情況。
據了解,本屆全運會將于11月9日在廣州開幕,11月21日在深圳閉幕。競體比賽項目設34個大項419個小項,其中57個小項在開幕前完成,預計1.5萬余名運動員參加決賽。群眾賽事活動設23個大項166個小項,其中148個小項在開幕前完成,預計約有1.1萬名運動員參加決賽。
發布會現場(圖源:國新網)
記者了解到,除了常規的賽事方面的準備外,還有多項黑科技將在本屆全運會上亮相。發布會上,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委常委王曦介紹,粵港澳三地非常重視科技創新,科技研發和轉化能力也很突出,粵港澳大灣區正積極打造全球的科技創新高地。在十五運會中,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前沿技術應用,將充分展現高科技與體育盛事的深度融合。
首先是開閉幕式方面,將綜合運用各類聲光電及智能控制技術輔助藝術創作,采用虛擬現實、高清視頻等數字技術手段,致力為觀眾獻上一場科技與文化融合的體育盛會。同時,還設置了智慧的無障礙看臺,以電子狗、無人車等方式為殘障人士提供便捷服務,彰顯人文關懷。
其次是觀賽體驗方面,在全國首創了“云上的全運村”,通過AI技術應用和“賽事自由視角系統”等,讓觀眾實現沉浸式的觀賽和互動,可提供自由角度的看球、跟蹤切換球員、運動分析和流媒體的直播分享,極大豐富觀賽的樂趣,值得大家期待。比如,在廣州體育館、深圳寶安體育館等場館,通過部署AI攝像頭組成了“天眼網絡”,可提前15分鐘預判人流聚集風險并自動制定應急疏導方案;通過引入VR等技術,觀眾可通過語音識別、手勢交互等實時獲取賽事日程、服務導覽等信息。相信這些新科技會為大家帶來全新的觀賽體驗。
再次是辦賽保障方面,融入“綠色低碳、智慧高效”的理念,停車場“光儲充放微電網”只需10—15分鐘就可以為電車快速充電。基于北斗衛星的“跨境無感通關”和12分鐘更新的“氣象精準預報”等,為賽事運行提供強大支撐。智能化的追光跑道幫助運動員找到最佳的運動狀態,羽毛球AI直播相機可智能識別多拍回合及殺球動作等“高光時刻”,提升群眾觀賽的趣味性。
此外,在媒體服務方面,同樣有著滿滿的科技含量。為全方面多角度展示比賽,AI拍攝眼鏡幫助記者實現360度全景記錄和多視角切換;迎賓機器人像真人一樣,熱情地幫助記者入駐;無人駕駛汽車將為記者們出行提供方便;數字人志愿者將隨時為記者提供賽況信息和出行咨詢;當記者們疲憊時,智能咖啡機器人60秒就能制成一杯濃香撲鼻的咖啡,還能做出全運會會徽和吉祥物的拉花。
“總之‘科技天團’將為媒體朋友們提供全方位的貼心服務。”王曦表示。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