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的當下,高層住宅拔地而起,隨之而來的消防安全挑戰也日益凸顯。監管力量有限,隱患卻往往潛伏在居民日常生活的細微之處。如何破局?湖南安仁縣探索出了一條依靠居民內生力量、激發鄰里共治的新路徑。
夜幕初降,湖南郴州市安仁縣熙源小區里,各家灶臺的煙火氣尚未散盡。一道手電光束悄然劃破樓道的昏暗,照亮了堆積的舊物。穿著嶄新紅馬甲的張師傅,正耐心地對鄰居王姐勸導:“雜物堆在樓道里,萬一起火,可就危險了!”
張師傅并非物業保安,也不是消防隊員,他只是一名普通居民。如今,他有了一個新身份——小區“巡樓組”成員。在安仁縣,像張師傅這樣主動站出來、攜手鄰里守護家園的居民正越來越多,一份共同的安全共識在守望相助間悄然凝聚。
高層建筑林立的背后,相伴而生的消防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半妱榆噥y停亂放、樓道堆物,這些‘眼皮底下’的風險,單靠消防和物業巡查,不僅力量有限,也難管到細處?!卑踩士h消防救援大隊防火參謀溫志忠點破了監管的現實困境。
面對這道難題,安仁縣于今年6月創新推出了“巡樓組”模式——居民挑大梁,物業做幫手,政府來托底。巡樓志愿者們利用傍晚居民在家的“黃金時段”,深入樓棟排查隱患、宣講安全知識,力求將風險防范于未“燃”。模式推行之初,安仁縣消防大隊在各小區廣場循環播放樓道堆物引發火災的警示片,觸目驚心的畫面產生了強烈反響。退休教師段大叔率先響應,成為小區1棟的“安全管家”。自此,每到傍晚,他的手電筒光束便準時掃過樓內每一個角落。“自己住的樓,自己來守護,心里才有底氣!”在段大叔的感召下,志愿巡樓的隊伍日益壯大。
當居民志愿者奔走在樓道之間,社區與政府的力量也在同步編織這張安全防護網。“我們熟悉小區環境,遇特殊情況能快速響應。”物業主動融入日常巡樓,重點排查公共區域與消防設施。對于輕微隱患,當場動手處理,力求實現“微隱患”的即時閉環管理。同時,物業持續通過公告欄海報、定期聯合消防部門組織疏散演練等方式,將安全意識點滴滲入居民的日常生活。鄉鎮街道則運用大喇叭、微信群推送、網格員走訪等多種渠道,廣泛宣傳巡樓意義與典型案例。在老年人多、弱勢群體集中的樓棟,黨員干部、志愿者紛紛加入或提供“結對”服務。對于發現的難點問題,政府積極協調資源,打通工作堵點,有效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巡樓行動的成功,更在于那份浸潤其中的鄰里溫情?!袄蟿?!你這舊沙發堵的不是消防通道,是大家的‘生命通道’!”張師傅發現鄰居劉先生將閑置沙發堆在消防通道后,一番語重心長的勸導觸動了對方。劉先生當場回應:“你說得在理,是為大伙兒好,咱這就搬!”段大叔則憑借鄰里情誼,成功勸服了習慣在樓道拉線充電的鄰居,最終將其電動車推進了新建的充電棚?!岸际抢相従?,話說到心坎上,肯定比貼罰單管用。”段大叔樸實的智慧,道出了巡樓組以柔克剛的勸導之道。這支隊伍堅持“發現即勸改”,用“鄰里情”柔化溝通,有效化解了潛在的抵觸情緒。自成立以來,巡樓組已發現、整改各類隱患41處,發放宣傳資料856份,有效提升了居民安全意識和住宅安全系數。
“巡樓組是撬動居民自治的關鍵支點?!卑踩士h消防救援大隊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這一工作模式,推動消防安全意識深入每家每戶。
夜色漸深,小區歸于寧靜。唯有巡樓組紅馬甲上的反光條,在手電光下跳躍閃爍——這抹微光已悄然化作了鄰里間攜手守護家園的無聲承諾。(譚利炳 周家莊 張笑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