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到來,下水游泳的市民越來越多。不僅是游泳池,許多開放水域也成為熱門選擇。然而,這些開放水域下暗藏的危險,卻常常被市民忽視。
近日,瀟湘晨報記者和國家消防救援局湖南機動隊伍、長沙藍天救援隊一起來到猴子石大橋橋墩附近水域進行探訪。這里有不少市民前來打卡游玩。
實際上,下至江邊的階梯已經封閉,但翻越欄桿前往的市民絡繹不絕,必經之路上還放置了鮮明的警示牌,提醒人們“下河危險,當心溺水”。
市民稱橋下涼快是活水,記者探訪時看到水中礁石若隱若現,有人打卡時滑倒
記者探訪當日,風浪很大,表面凹凸不平的礁石在水中若隱若現,臨岸處的水面顏色渾濁、漂浮著不少樹枝樹葉,站在岸邊可聞到陣陣腥味。
有市民從江中橋墩跳入水中嬉戲,還有市民用自制大礦泉水瓶充當護具。期間有巨大貨輪駛過,位于江中位置的市民趕緊頂著風浪四散躲避。
有市民告訴瀟湘晨報記者,自己是路過時看到有人在下邊玩才跟著來玩的,認為這里是活水,水質不至于太差,而且橋下很涼快,陪小孩來玩時不會熱得難受。
另一名帶小孩前來游玩的市民稱,自己不會游泳,不過有會游泳的親戚帶小孩下水,而且都帶有護具,也不會在水里玩很久。他稱小孩有被水里的礁石刮傷過,但“走路都會有危險,何況游泳?”
還有沒下水的市民和友人在礁石上拍照打卡,但在返回途中因石頭太滑差點掉入水中。
救援隊:橋墩下風浪更大、多漩渦暗流,游泳者容易被回浪挾帶撞上礁石
長沙市藍天救援隊隊員師斌告訴瀟湘晨報記者,其實橋墩附近的水域,風浪會尤其大,多發漩渦暗流。當遭遇較大風浪時,可能存在護具被沖掉,以及把小朋友沖離家長的危險。盡管一些家長會給小孩佩戴游泳護具,但沒想過要把自己跟孩子聯結在一起,更有的家長自己都沒有佩戴游泳護具。
師斌稱,曾有父親帶小孩去湘江游泳,戴著救生圈的孩子被水流沖離了父親,等到父親發現并急忙去救時,卻由于風浪太大,盡管在周邊游泳者的協助下成功救上了小孩,沒有帶護具、體力不支的父親卻最終溺亡。
△記者搜索發現,有不少網友曾稱在橋墩下突遇強力漩渦,有肉眼可見的漩渦眼
他也建議,在此類水域玩耍時,盡量不要使用充氣的護具,因為其河床底下是亂石灘,護具若撞到石頭很容易發生漏氣,所以更建議使用救生衣這類護具,“而且一定將孩子的身體與游泳護具緊密相連。因為水有浮力,很可能一個風浪過來或者我們跌落水里的時候,人就容易從護具里脫落。”
風浪也常常會淹沒水中的礁石,游泳者沒有察覺,“很可能會被回浪直接帶到這些大礁石上造成更大的撞擊傷害。”
此外,湘江上的貨輪從航道經過時,也會產生很大的沖擊浪。在航道上游泳是極度不安全的選擇,“因為貨輪上的駕駛艙里是看不到船體前面的人的。如果來不及躲避,很可能會被貨輪、游船直接碾壓。”
瀟湘晨報記者 吳陳幸子
(來源:?瀟湘晨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