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李在明在之前曾表示過,韓國不會介入到臺海問題當中,他很清楚這是處理好和中國關系的基礎,可美國對李在明的這番說辭卻很不滿意。
就在近日,美國已經開始向李在明施壓,要求他在臺海問題上表明和美國站在一起,逼迫李在明在臺海問題上改變態度。
面對美國的施壓,沒想到李在明出了一個怪招,把隔壁的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給搬了出來,搞不好朝鮮半島的局勢將迎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李在明的這張牌究竟是怎么打的?
李在明認為韓國離不開中國
李在明就職韓國總統已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李在明主要處理的就是兩件事,一個是對朝鮮的態度,從尹錫悅時期的“敵視”轉向“友朝”,另一個就是要考慮怎么修復同中國的關系。
尹錫悅時期的韓國劍走偏鋒,選擇完全倒向美國,導致和周邊的朝鮮、中國的關系逐漸惡化,不僅沒能給韓國帶來任何好處,反而導致東亞局勢越來越緊張。
尤其是尹錫悅為了配合美國遏制中國的政策,還在中國的臺灣問題上指手畫腳,導致中韓關系一度降至冰點。
今年尹錫悅被彈劾下臺后,李在明以壓倒性的優勢擊敗競選對手坐上了韓國總統的位置。
李在明和尹錫悅的執政理念完全相反,既不親美也不親中,而是選擇“實用主義”在中美之間一碗水端平。
中美兩國對于韓國來說有著不同的定位,中國是經濟,美國則是軍事,兩國對于韓國來說都十分重要,美國眼下暫時無礙,重要的則是怎么收拾尹錫悅留下的爛攤子。
李在明很清楚,想要和中國修復關系就必須改變過去尹錫悅政府在臺灣問題上的態度,這也是中國的紅線。
在當上總統之前,李在明就曾經指責過尹錫悅政府在臺海問題上指手畫腳,表示臺灣問題是中國自己的內政,和韓國沒有任何關系。
并且,李在明在5月的時候又指出過一點,“韓國無法承受疏遠中國的代價”。
事實就像李在明說的那樣,中國是韓國最大的貿易國,并且還是鄰居,光這兩個原因已經注定了韓國離不開中國。
李在明對中國的示好,我們自然也是看在眼里,所以還專門向李在明發出了9月3日大閱兵的邀請,雖然李在明還沒有表示自己會不會訪華,但至少讓李在明看到了中方以真心換真心的誠意。
在上周的時候,李在明再次就臺灣問題做出了表態,還是那句話:“臺灣的事,和韓國沒有任何關系!”。
正是李在明的這番話引起了美國的注意。
韓國目前面臨著被美國加征25%關稅的壓力,在日本、印尼、菲律賓這三個美國在亞洲的盟友接連與美國簽署貿易協議的時候,美韓關稅談判的結果仍是個未知數,說明了目前雙方仍處在談判的焦灼階段。
屋漏偏逢連夜雨,美國這時候不僅要在關稅上給韓國上壓力,還要逼著李在明在臺灣問題上轉變態度。
近日,根據韓國的《朝鮮日報》報道,美國在和韓國的關稅貿易談判中,美國還要求擴大“美韓共同防御條約”的適用范圍。
按照之前條約的內容,這個范圍只包括了朝鮮半島以及周邊水域,可以理解成韓國用來“自衛”的條約。
但現在美國則要求韓國將條約的適用范圍,擴張到整個印太地區,其中就包括了臺海地區。
很明顯,如果臺海中美爆發軍事沖突,那么按照這份“美韓共同防御條約”韓國作為美國的盟友,只有下場臺海這這一條路,沒有“觀望”的選擇。
通過這種方式來迫使李在明在臺海問題上的改觀,但李在明可是有著“傳奇耐刺王”、“傳奇耐餓王”名號的傳奇人物,對于美國的施壓,李在明怪招頻出,打出了一張牌為自己解圍。
搬出金正恩“救場”
今年十月APEC峰會將在韓國舉行,到時候中美俄等國家元首勢必都會出席,而近日韓國媒體就傳出了一則消息,稱韓國政府正在考慮邀請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參加峰會。
在前文中說過,李在明上臺后除了和中國修復關系之外,就是要改變對朝鮮的政策。
李在明剛上臺就下令取消了尹錫悅時期在朝韓邊境設置的對朝鮮喊話的廣播,讓緊張了兩年多的半島局勢降了溫。
通過觀察能夠發現,李在明的一系列政策無論是對中國還是對朝鮮,都和過去文在寅時期如出一轍。
文在寅在當時極力緩和朝鮮關系,并且在2018年的時候還親自到朝鮮的領土上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會見,朝韓雙方一起坐在朝鮮的玉流館吃冷面,一起游覽“白頭山”,完全就是一家人的模樣。
甚至在當年的平昌冬奧會上,朝鮮和韓國的運動員們舉著象征著半島統一的旗幟共同出場,
可以說,那一段時間也是近十幾年來朝鮮半島最和平的時候,也是對美國軍事依賴最小的時候。
現如今李在明似乎也是想要復刻當年文在寅的對朝措施,如果在APEC峰會上將金正恩給邀請過來,那也就說明了朝鮮半島的關系勢必會迎來一次大降溫,同時也會導致半島出現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一直以來韓國面臨的軍事威脅就是朝鮮,這也是“美韓共同安保條約”的初衷,但韓國和朝鮮的關系要是和好了,那美國就沒法再以“軍事保護”為要挾,來迫使李在明在臺海問題上招惹中國。
不得不說,李在明這招的確是高,既穩固了和中朝的關系,也能在不得罪美國的情況下避免介入臺海問題。
事實上,美國在臺海問題上不僅僅只向韓國施壓,同時還向日本和澳大利亞這些盟友施壓,要求他們提高軍費,以及表明在臺海問題上的態度。
和韓國一樣,日本和澳大利亞紛紛表示不買賬,原因很簡單,美國到現在自己都沒有表明過在臺海問題上的態度,如果中國大陸出兵收復臺灣,美國是否會出兵?
美國出于對自身利益的考量,在臺灣問題上始終保持著“戰略模糊”,所以說這件事到現在都是一個問號。
在美國都沒有表明態度的情況下,讓日韓、澳大利亞這些國家和中國爆發沖突不就是白白去給美國當替死鬼嗎,雖然這些國家是美國的盟友,但在國家的根本性利益面前還是能掂量的清楚的。
并且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已經接連砸向盟友,美國幾十年來構建的盟友體系當下也正在被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逐漸砸的分崩離析。
對于韓國這個夾在中美之間的小國來說,李在明的“實用主義”無疑是現階段最適合韓國的政策,李在明在近期甚至還向美國五角大樓提出,想從美國的手里要回韓國的戰時指揮權,只不過遭到了五角大樓的拒絕。
能夠看得出來,李在明是真的想擺脫美國的控制,讓韓國實現真正的獨立自主,只不過這是個任重而道遠的事情,韓國被美國半殖民的幾十年的時間,想要獨立自主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做到。
就看李在明之后怎么繼續在中美之間端好這碗水了。
信息來源: 2025-07-14 06:45·環球網——美施壓應對“臺海戰爭”,日澳拒表態 2025-07-25 06:57·環球網——韓媒:美國施壓韓國以應對所謂“臺灣有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