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籃亞洲杯前的熱身賽剛一打響,場面就有點“戲劇性——中國男籃在主力大面積缺陣的情況下,77-49大勝委內瑞拉,這比分不夸張,但背后的故事其實挺有看頭,尤其是內線這個位置,最近簡直是“告急二字寫在臉上,楊瀚森確定不打、周琦有傷,曾凡博、張鎮麟也沒來,大家都說中國隊瘦了、矮了,結果一場比賽下來,內線反而成了意外的亮色,球迷一邊感慨命硬,一邊又忍不住問:如果真到亞洲杯,咱這套內線組合到底能不能撐得住
先說比賽,郭士強新打造的體系一上來就見效,雖然對面委內瑞拉也沒全主力,但中國隊的內線優勢肉眼可見,胡金秋雖然身高臂展一般,但基本功和經驗在亞洲還是夠用,余嘉豪這場更是驚喜,16分鐘高效砍下13分8板,投籃命中率和籃板保護都做得不錯,尤其是籃下對抗,明顯比去年細膩多了,有種“終于等到你的感覺,唯一遺憾的是,內線真正能鎮場子的兩大“門神——楊瀚森和周琦,一個不打,一個養傷,熱身賽打得再順,到了亞洲杯如果還沒人能填上這塊短板,還是讓人捏把汗
問題來了,內線告急,郭士強能用的牌其實不多,廣東隊的徐昕就這樣被推到了風口浪尖,說白了,徐昕能不能扛起國家隊的內線,直接關系到中國男籃的下限,數據很直觀,徐昕身高2米21,屬于CBA現役大中鋒里最有“噸位和潛力的那一批,廣東隊新賽季爭冠底牌,國家隊也盯上了他,按目前陣容,余嘉豪和徐昕都能擺出來,兩個2米2以上的大高個,畫面看著就有壓迫感,問題是,徐昕在國家隊還沒真正打過硬仗,經驗、對抗、戰術默契都是未知數,能不能一上來就頂住亞洲杯的強度,這就要看郭士強敢不敢冒險
其實球迷對徐昕的態度挺有意思,網上有一波人直接“點贊回懟——廣東系的內線終于又回來了,過去廣東隊盛產內線,王仕鵬、易建聯都是靠這種“土炮撐起來的,現在徐昕接班,大家都想看他能不能打出聯盟第一檔的表現,另一邊也有人擔心,CBA和國際賽場畢竟不是一個級別,徐昕在CBA有護航、吃戰術紅利,到了國家隊能不能同樣吃得開,還是未知數,這種爭議其實是好事,說明球迷還在關注、還在期待,不像前幾年,直接就“擺爛不想看了
再看郭士強這邊,他其實是個很懂內線的主教練,遼寧隊時期就善于用大個子打壓制,到了國家隊更是把中鋒體系玩得明明白白,這次熱身賽,他沒有死磕單一陣容,而是用胡金秋、余嘉豪、李祥波、王俊杰輪番試探,效果不錯,但歸根結底還是要有能鎮住場子的“釘子戶,否則遇到東南亞那種高對抗球隊,內線一崩就全盤皆輸,郭士強提拔徐昕,其實就是在給自己多留一個底牌,尤其是周琦恢復情況不明朗的情況下,徐昕很可能會在后續熱身賽迎來國家隊首秀,能不能一炮而紅,球迷都在等著看
外部環境也不能忽略,楊瀚森去NBA練級,其實是籃協有意為之,未來幾年中國男籃必然要靠這撥年輕內線撐門面,余嘉豪、徐昕都是備胎,誰打出來誰上位,這輪熱身賽就是最好的試金石,甚至有球迷說,徐昕這次要是能在國家隊打出名堂,廣東隊新賽季直接沖擊總冠軍,個人職業生涯也能迎來新巔峰,這話聽著有點遙遠,但也不是完全沒道理,畢竟徐昕天賦在那擺著,關鍵看他能不能真正適應國家隊的節奏
當然,這里面也有變數,亞洲杯12人大名單最后能不能擠進徐昕,還是要看周琦的傷勢恢復,如果周琦能趕上,徐昕可能就只能“陪太子讀書,但如果周琦真趕不上,那徐昕就是“被動首發,到時候所有壓力都在他身上,這種局面對一個新人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壓力山大,但也是破繭成蝶的好時機
回頭看,這場熱身賽雖然贏得漂亮,但暴露的問題也不少,尤其是內線儲備,乍一看人手不少,實際上真能打硬仗的就那么仨仨倆倆,板凳厚度不夠、經驗欠缺、傷病隱患,這些都是埋雷,郭士強要想帶隊走得遠,必須在接下來的比賽里不斷試陣、補短板,尤其是內線輪換,不能只靠一個余嘉豪硬撐,否則一到淘汰賽,大概率還是會被針對
說到底,廣東系新中鋒徐昕能不能成為中國男籃的爭冠底牌,這事現在誰也不敢下定論,球迷們既希望他能成為“新易建聯,也明白成長路上不會一帆風順,郭士強這步棋走得算是無奈中的冒險,成了就是新希望,沒成也算給年輕人一個機會,反正現在這支中國男籃,正處在新老交替的檔口,誰能抓住機會,誰就能成為下一段歷史的主角
接下來熱身賽,徐昕會不會真正站出來,能不能在亞洲杯大名單里占據一席之地,所有人都在等他的答案,籃球就是這樣,機會擺在眼前,能不能抓住,就看你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