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公園城市綠意盎然;興隆湖畔游人如織,見證著火炬傳遞。
圖據 成都發布
7月26日下午,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以下簡稱“成都世運會”)火炬傳遞收官站活動在天府新區興隆湖濕地公園舉行。
這場穿越三星堆古蜀文明、金沙太陽神鳥、熊貓生態家園、三國文化圣地、三蘇文脈傳承、興隆湖濕地公園的火炬傳遞,以“牽手世運 點燃夢想”為主題,既串聯起古蜀文明與現代公園城市的脈絡,更完成了一場歷史與未來的對話。
火炬傳遞:
多元力量共繪“萬千氣象”
2018年2月,“公園城市”重要理念在興隆湖畔首次提出,為四川天府新區擘畫出宏偉的發展藍圖。此次火炬傳遞選址于此,旨在以“未來之城”的開放姿態,呼應世運會“科技賦能、生態友好”的時代命題。
火種護衛隊點燃火炬。楊譯焮 攝
下午5時30分,成都世運會推廣歌曲《逐夢》悠揚響起,火種護衛隊護送火種走上舞臺,點燃火炬。第83棒火炬手、重慶首位羽毛球世界冠軍張亞雯高擎成都世運會火炬“竹夢”,從興隆湖畔出發——作為本站的首棒火炬手,她以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互動為紐帶,開啟了這場跨越山河的接力。
火炬手張亞雯。
本站傳遞路線從天府新區規劃展示廳前草坪出發,沿湖開展至路演中心,全程約4公里,共設38棒火炬手,涵蓋體育冠軍、科技先鋒、文化使者、青年典范,以多元身份詮釋“萬千氣象”的時代內涵。火炬傳遞途中,超算中心、生態綠道、湖畔觀景平臺等標志性場景依次展開,現場氣氛熱烈而莊重。
薪火相傳:
不同身影勾勒城市精神
再看綠道上,不同身影勾勒出豐富的圖景:兩屆奧運舉重冠軍李雯雯,以“力拔山兮”的力量詮釋體育之美;成都世運會賽會志愿者、成都大運會開幕式中國代表團引導員胡可,以青春之姿鏈接大運、世運,傳遞志愿精神;模范網約車司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桂容,以平凡崗位書寫不凡人生;成都世運會會徽設計者、英國設計師約翰·費爾利和成都世運會火炬外觀設計者馮犇湲接力傳遞,東西方美學在成都交相輝映,點亮世界舞臺……
葉嬌手持“竹夢”,傳遞火炬。
葉嬌是來自四川天府新區的中國女子曲棍球隊隊員,去年,她所在的中國女子曲棍球隊在巴黎奧運會一路過關斬將獲得銀牌,創造隊伍境外參加奧運會的最佳戰績。綠道上,葉嬌手持“竹夢”火炬,以一位曲棍球守門員的身份,將“堅韌如竹、剛柔并濟”的精神傳遞至全球舞臺!
馬塞爾·哈塞邁爾回到收火儀式舞臺。王勤 攝
末棒火炬手的登場為接力畫上點睛之筆。馬塞爾·哈塞邁爾是世界運動會“歷史上最偉大運動員”評選第四名、德國籍水上救生名將,當“竹夢”最終由馬塞爾·哈塞邁爾高舉回到收火儀式舞臺,不僅標志著成都世運會火炬傳遞圓滿收官,更象征著中國式現代化在成都的生動實踐——以生態為基、科技為翼、文化為魂,繪就“未來之城”的壯麗畫卷。
“太榮幸了!希望所有運動員都能賽出風采,歡迎全球朋友來成都感受熱情。”馬塞爾笑容里滿是自豪,“帶著運動員與救生員的雙重身份舉火炬,這份榮耀里有初心,更有力量。”
心聲共鳴:
從火炬接力看城市發展與盛會期待
從興隆湖遠眺,這片水域不僅書寫著公園城市的生態答卷,更勾勒出“生態宜產”的未來城市圖景。這場火炬傳遞以“湖水與景色交織、生態與科技共融”的壯闊場景,向世界展現成都“雪山下的公園城市 煙火里的幸福成都 奮進中的創新之城”的創新活力與未來圖景,更以“綠道即跑道,公園即賽場”的理念詮釋綠色低碳與可持續發展的辦賽精神。
而火炬手與市民的心聲,更讓這份傳遞有了直抵人心的溫度。
張亞雯。
雖為重慶人,但張亞雯對成都十分熟悉:“每次來都覺環境舒適,這座賽事之都充滿活力。”談及成渝體育發展,她期待雙城深化合作:“從賽事到運動員培養,合力發力才能共贏。”傳遞結束后,她望著興隆湖的綠意笑道:“這里的環境太棒了,能在此傳遞,是榮譽更是動力。”
火炬手李偉作為來自重慶的體育從業者,他掌心的汗漬里,還帶著興隆湖邊奔跑時的風。“希望運動員們比完賽能來興隆湖走走,也歡迎大家坐著高鐵來川渝轉轉,我們這兒的熱情是連在一起的。”
作為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第23代傳承人,火炬手曾娜站在興隆湖邊,語氣里滿是對現場的真切感受:“跑過湖邊時,風帶著水汽吹過來,周圍都是綠樹和歡呼的人群,這種熱鬧里藏著安逸的感覺,特別像成都給人的印象。”她表示:“來之前就聽說過這里是公園城市的代表,跑的時候才真的體會到——棧道沿著湖岸延伸,綠植挨著人群,一點不覺得擁擠,特別和諧。”
在現場的市民代表呂謠也難掩激動,“這次世運會更讓我們看到了家鄉的潛力,以后肯定會越來越好,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如今的成都,正以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為目標,堅持以公園城市建設為統攬,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積極探索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實踐。
王勤 攝
而四川天府新區興隆湖畔,正是這幅實踐畫卷中亮眼的一筆。這里風光旖旎、景致宜人——遠眺可見雪山的湖濱廣場,銀沙輕拍岸灘的興隆長灘,不僅是市民休憩賞景的好去處,更將在本次世運會上化身為活力賽場,讓運動之美與自然之美在此交融。
期待這場簡約、安全、精彩的世運盛會,為世界體育史書寫新的輝煌篇章!
記者:鄭曉鳳、劉倩婷、劉杰
攝影:達霄羽、鄭曉鳳、潘安琪、施斌、李云裳
編輯:張胤、劉江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