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下午,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以下簡稱:成都世運會)火炬傳遞收官站活動在四川天府新區興隆湖濕地公園隆重舉行。
2018年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四川天府新區時指出,天府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節點,一定要規劃好建設好,特別是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
“公園城市”重要理念在興隆湖畔首次提出,為四川天府新區擘畫出宏偉的發展藍圖。
以“萬千氣象”為主題,興隆湖站火炬傳遞通過“湖水與景色交織、生態與科技共融”的壯闊場景,向世界展現成都“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煙火里的幸福成都、奮進中的創新之城”的創新活力與未來圖景,以“綠道即跑道,公園即賽場”的理念詮釋綠色低碳與可持續發展的辦賽精神。
以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為目標,成都堅持以公園城市建設為統攬,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積極探索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實踐。四川天府新區興隆湖濕地公園風光秀麗、環境優美,遠眺雪山的湖濱廣場、銀沙細浪的興隆長灘都將成為本次世運會的比賽場館。
此次火炬傳遞選址于此,旨在以“未來之城”的開放姿態,呼應世運會“科技賦能、生態友好”的時代命題。活動現場,街舞與變臉碰撞,志愿者與市民同唱《與你同在》,共燃世運激情。
本站共設38棒火炬手,涵蓋體育冠軍、科技先鋒、文化使者、青年典范,以多元身份詮釋“萬千氣象”的時代內涵。首棒火炬手張亞雯,作為重慶首位羽毛球世界冠軍,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互動為紐帶,開啟這場跨越山河的接力;末棒火炬手馬塞爾·哈塞邁爾,是世界運動會歷史上最偉大運動員評選第四名、德國籍水上救生名將,以全球視野傳遞世運精神,寓意成都世運會立足本土、鏈接世界的胸懷。
兩屆奧運舉重冠軍李雯雯,以“力拔山兮”的力量詮釋體育之美;澳門大學校長、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會士宋永華,以科技視角展望“未來之城”藍圖;成都世運會賽會志愿者、成都大運會開幕式中國代表團引導員胡可,以青春之姿鏈接大運、世運,傳遞志愿精神;模范網約車司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桂容,以平凡崗位書寫不凡人生;成都世運會會徽設計者、英國設計師約翰·費爾利和成都世運會火炬外觀設計者馮犇湲接力傳遞,東西方美學在成都交相輝映,點亮世界舞臺;Vibe世界街舞大賽全球季軍方正華、李糧志組合,以先鋒文化代表展現成都多元活力。
傳遞路線從天府新區規劃展示廳前草坪出發,沿湖開展至路演中心,全程約4公里。火炬手們途經超算中心、生態綠道、湖畔觀景平臺等標志性場景,現場氣氛熱烈而莊重。當“竹夢”最終由馬塞爾·哈塞邁爾高舉回到收火儀式舞臺,不僅標志著成都世運會火炬傳遞圓滿收官,更象征著中國式現代化在成都的生動實踐——以生態為基、科技為翼、文化為魂,繪就“未來之城”的壯麗畫卷。
構建文商旅體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體系,當前,成都正以“公園城市·幸福成都”文商旅體品牌為牽引,打出一套“組合拳”:擦亮城市文旅名片,大力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設城市消費地標,打造更多“蜀都味、中國潮、國際范”的消費活力區;實施全球品牌推廣計劃。
這場穿越三星堆古蜀文明、金沙太陽神鳥、熊貓生態家園、三國文化圣地、三蘇文脈傳承的火炬傳遞,以“牽手世運 點燃夢想”為主題,完成了歷史與未來的對話。全球目光正聚焦成都,期待這場簡約、安全、精彩的世運盛會,為世界體育史書寫新的輝煌篇章!
文/白洋
來源: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