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北京大學2025年第八期“知行計劃”地方黨政機關見習實踐武漢光谷區本碩博團與湖北省北京大學校友會座談交流會,在武漢沙湖路琴桐館長江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召開。
湖北省北京大學校友會會長劉萌,副會長兼黨支部書記楊裕利,監事長韓曉光,副會長楊三文、王吉,副秘書長周文鼎、胡曉燕,理事吳海、汪亮等出席了座談,秘書長楊玲莉組織了活動。
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生、本次實踐團團長鄒昱州,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生許雅迪、信息管理系碩士生裴清妍、政府管理學院碩生士黃長盈、外國語學院碩士生仇卓琳、新聞與傳播學院碩生士張雨嬌、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碩士生張瑞翔、公共衛生學院碩士生李天勱,城市與環境學院本科生李天樂參加座談。
活動在雙方禮物交換中拉開了帷幕,一位在校生與一位校友以禮物為媒結成了“對子”,一生燕園情把大家緊緊地鏈接在一起。
劉萌在歡迎致辭中說,最熱烈地歡迎同學們到最熱的武漢,體驗火熱的生活。他詮釋了對“北大知行”四個字的獨特理解:“北”是找到北;“大”是變強大;“知”不僅是知識,更是認知;“行”不是旅行,而是行動!
他還介紹了湖北校友會和校友經濟發展情況,講述了“母校”和“母城”的概念,鼓勵實踐團的北大學子們立大志、擴心量,以積極心態,為國家與民族的進步與繁榮,貢獻北大人的智慧與力量。
鄒昱州介紹了來自北大8個院系的實踐團成員和目的任務,他說,實踐團成員覆蓋國際新聞傳播、數字人文、機械、政治學與行政學等多元專業,年齡跨度從1997年出生到2003年出生,黨員占比超八成,這一構成既體現北大“知行計劃”對學生政治素養的要求,也呼應湖北多元產業的人才需求。
其后,校友與在校生展開了交叉互動發言。
李天樂說,在短短的一周工作實習中,深切感受到光谷不僅“站得高”,還“看得遠”和“走得穩”。
張瑞翔說,從耳聞湖北校友會在抗疫中發起的“百萬口罩行動”,到現在目睹的武漢每天都不一樣,真切體會到武漢不僅僅是地理學上的核心位置。
許雅迪、裴清妍、黃長盈、仇卓琳、張雨嬌和李天勱等分享了自己在實踐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他們表示,通過參與知行計劃,不僅深入了解了社會現實,增強了自身的社會責任感,還鍛煉了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與會的校友們也結合自身人生經歷,講述了北大精神在職業生涯中的引領作用,強調了批判性思維和表達能力對于個人發展的重要性。
楊三文在“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感慨后說,北大精神就是啟發我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北大人要始終走在前列、引領潮流。
韓曉光也講述了他在北大學地質、一輩子從事地質工作的人生經歷,特別是回憶了成功地預報松潘大地震的經過,告訴大家,遇到困難和險境,北大人要敢于沖上去。
王吉、周文鼎、胡曉燕、吳海和汪亮等還就校友會的作用與性質、實踐的重要性、就業形勢與人生選擇、個人發展與社會責任等話題進行了發言交流,共同回憶燕園時光。
“光谷從一片農田發展為世界的光伏產業聚集地,每一步的突破,都是實踐、認識,再到實踐的過程,有很多深刻的案例?!睏钤@隽丝偨Y發言,勉勵實踐團成員做知行合一的北大人。
據悉,北大“知行計劃”已連續七年舉辦,本期于7月21日啟動,9名北大學子將在武漢東湖高新區開展為期4周的見習,深度參與機關日常工作,并專項調研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與人才需求適配情況。
2025.6.30
2025.5.15
2025.5.11
2025.4.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