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正平
今年72歲的我,退休前在機械廠的車間主任,每月退休金5300。老伴以前在百貨大樓當售貨員,商場黃了之后就沒了正式工作,退休后,她每月養老金只領到一千九百多。
因為家里一直是我掙錢多,久而久之便養成了我說了算的習慣。過去大到換房子買家電,小到柴米油鹽的開銷,全由我拍板。
老伴和一雙兒女也都習慣了啥都聽我的老伴溫順,倆孩子也都習慣了聽我的,從沒跟我紅過臉。
我其實挺疼老伴的,她操勞了一輩子,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做早飯,伺候老的小的,把家里打理井井有條。
但她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對孩子太嬌慣,兒女打小要什么,不管好的壞的,她總能想辦法滿足。
退休前我也把老伴這種寵溺當回事,畢竟那會我的工資加上加班費,每月能拿五六千,到后來,有年終獎勵更是多,平均下來一個月能拿到七八千。
所以,孩子們花的那點錢不算啥。可退休后,我和老伴的收入少了一大半,我心里就發慌了。
剛退休時,我問起家里存款,老伴支支吾吾說有四十八萬。
聽到這么少的存款,我當即就把存折收了過來:"咱們這歲數,有個病災的,這點錢哪夠?最少得存60萬,我們夫妻倆人均30萬才能過得踏實。"
老伴沒說話,她這輩子啥都順著我。
以前每到周末,兒子女兒都會帶著孩子來家里吃飯。
每次這樣的家庭聚餐,都格外溫馨,廚房里老伴和兒媳婦忙著炒菜做飯,客廳里孫子外孫在打鬧,而我就跟兒子女婿看電視抽煙嘮嗑,滿屋子都是煙火氣。
可自從我決定存60萬養老錢后,孩子們來的時候,我都會讓老伴少買點。
以前是滿足孩子們的口味,買一些大魚大肉,可后來我就讓老伴買兩斤排骨,一些豬肉,然后做幾道家常菜,能吃飽就行,沒必要太豪華。
兒女們都吃不慣,沒過仨月,他們周末來的次數就越來越少,后來就只剩電話問候了。
老伴常常在夜里偷偷抹淚,說我把孩子們逼走了。我卻覺得挺好,這樣能省不少錢呢!
退休第3年夏天,我數著存折上的數字,剛好達到了60萬,為此我特別滿意又開心。
但心里還沒暖乎幾天,又想著存到一百萬,感覺那樣就算躺到病床上,也能硬氣點。
6年前,孫子準備上小學,兒子想買個學區房,得要40萬首付。他自己兜里只有23萬,想從家里借17萬。
我卻拒絕了:"我們會這錢不能動,我和你媽老了,手里得有救命錢。"兒子急得直搓手,說兩年內就能還我,可我還是沒松口。
前些年,女兒開店,差八萬買設備。她知道我手里有錢,帶著外孫來家里,小聲提了句。我直接打斷她:"做生意風險大,這錢是我和你媽保命的,誰也不能動。"
女兒眼圈紅了,外孫拉著我衣角喊姥爺,我心里顫了下,還是硬起心腸沒答應。
從那以后,兒子倆月才來一次,放下水果就走;女兒倒常打電話,可總覺得隔著層啥。
我嘴上不說,心里卻覺得沒啥,只要兜里有錢,身邊有老伴陪著就行了。
可是兜里的錢是保住了,而老伴卻沒陪我走太久。
前年的秋天,老伴在外面打麻將時,突發心梗,送到醫院卻沒搶救過來。
處理完老伴后事的那天晚上,兒女都走了,家里只剩我一個,坐在空蕩蕩的客廳里,看著墻上的全家福,第一次覺得這屋子太大了,大得讓人發慌
沒過半年,我也出事了,半夜上廁所時也摔了一跤,腿折了。
住院頭幾天,兒女輪流來照顧了幾天,可他們要上班,總不能一直耗著。
于是我就請了個護工,每天三百塊。我以為花錢買的服務,肯定會比較稱職。
可讓我沒想到的是,這護工頭兩天還行,后來知道我跟子女關系不太好,子女也忙著工作,沒人太關心我,她做事就開始敷衍了事了。
經常我想喝口水時,喊半天沒人應;飯菜涼了讓熱一下,護工也總說"醫院食堂就這溫度"。
這讓我很少不滿,但又拿他們沒辦法,因為她們都愛做不做的態度,好像我把他們炒了,轉身就能接到活。
有一次我在走廊聽到幾個護工在嘮嗑,講述的內容讓我很反感,伺候我的護工跟別的護工說:"我這個雇主家的孩子不常來,我偷懶也沒人敢說我。"
這話像刀子似的扎在我心上,沒想到這樣黑暗的一面。
后來,我也換了兩個護工,但她們的態度都大差不差。
感覺這些護工就是這樣的,有親人關心的老人,她們就會很用心伺候。而像我這樣,兒女不太關心的,身邊也沒老伴的,她們就不當回事了。
見識了這一切后,我才頓悟:人老了,如果沒有親人的關心,終究會被人欺負的,就算兜里百萬存款,也很難過得順心。
那天晚上,我想了一晚上后,做出了一個決定,要好好拉回和兒女的親情,不能再這樣自私了。
于是,就給兒子女兒發了條信息,讓他們明天來醫院一趟。
兒女以為我情況不好,第二天都來了。
看他們來了,我就從枕頭底下摸出存折,交給兒女,一共90萬。我囑咐他們,把這錢分成三份,一份給兒子交房貸,一份給女兒做生意,剩下的就留著我自己花。
兒女倆拿著存折,眼圈都紅了。兒子說:"爸,錢我們不急用,您留著養老吧。"
女兒抹著眼淚:"以前是我不懂事,總想著自己。"我擺擺手,突然覺得心里那塊堵了多年的石頭,一下子落了地。
出院后,兒子每周六下午準時來家里,幫我打掃衛生、買好一周的菜;女兒隔兩天就視頻,教我用手機買菜、預約掛號。
上個月我生日,他們帶著孩子來家里,兒子掌勺做了一桌子菜,孫子給我捶背,外孫唱生日歌,那種熱熱鬧鬧的勁,比存折上的數字暖多了。
現在我才明白,年輕時攢錢是為了家人,老了還死守著錢,卻可能把親情擋在門外。
晚年的存款就像沙子,攥得越緊漏得越快。倒不如松開些,讓親情的暖流慢慢淌進來
前幾天社區組織老年活動,碰到老同事老李,他說自己存了120萬,可孩子們一年到頭不露面,守著空房子跟守著座金庫似的。
我拍著他肩膀說:"錢是好東西,但有兒女常回家看看,比錢更金貴。"
那些,夕陽透過窗戶照在茶幾上,茶杯里的熱氣慢慢散開,就像我這些年的心結,終于一點點化了。
所以,我覺得人老了,不能把存款握得太緊。晚年手里有錢固然重要,但身邊有親人惦記、病了有人端水喂藥,那才是真正的福氣。大家說對不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