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三資”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是群眾關注的焦點,也是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領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河北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入貫徹落實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精神,聚焦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緊盯重點對象、重點事項、重點環節,在壓實責任、謀劃抓手、重點突破、系統施治等方面下功夫,縱深推進整治工作,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堅持齊抓共管,壓實責任鏈條
堅持全省動、全盤動、全體動,河北省著力構建“黨委政府主責、紀委監委牽頭抓總、部門協同推動、市縣主抓主戰”的聯動工作體系,全省“一盤棋”,齊抓共管,確保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整治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河北省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壓實包聯責任,落實包任務、包責任、包質量、包進度、包安全要求,每月深入省農業農村廳和市、縣、鄉一線了解進展,摸透情況、指出問題、推動整改,督促省農業農村廳制定整治工作的具體舉措,壓實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責任。
底數清、情況明,才能方向準、措施實。河北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明確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方面基層監督重點,推動各地綜合運用審計監督、統計調查、數據分析、入戶走訪等方式,全面排查、清產核資,摸清農村“家底子”。
河北省紀委監委駐省農業農村廳紀檢監察組開展多輪次調研督導,深入鄉村與干部群眾交流,聽取意見建議。在該紀檢監察組推動下,該省農業農村廳聘請第三方審計公司參與審閱村級財務賬目,針對集體經營性資產未進場交易等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全力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整治深化、實化。
“我們深化運用‘室組地’聯動監督工作機制,監督檢查室會同相關省直派駐紀檢監察組,綜合運用參加會議、調閱資料、個別座談、交叉互查等方式,督促各牽頭部門和責任部門全面排查問題,逐項整改到位,加強行業監管。”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介紹,省紀委監委組建11個駐市督導組“帶賬下沉”,深入具體點位查進展、看成效,及時發現堵點淤點難點,跟蹤推動整改到位。
拓展問題線索渠道,嚴查“蠅貪蟻腐”
河北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領域,拓展問題線索渠道,組織相關職能部門滾動篩查,及時發現問題線索。對于重點案件,該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采取領導包案、提級查辦、異地辦理、聯合辦案等方式,深挖徹查貪污侵占、截留私分、濫用職權等突出問題,從嚴查處一批有影響、有分量的案件,及時回應群眾關切。
“違反‘四議兩公開’程序,違規低價出租村集體荒山灘涂……”近日,豐寧滿族自治縣紀委監委嚴肅查處了外溝門鄉某村原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某某,給予其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案件查辦后我們不僅收回了荒山灘涂,為村集體挽回了經濟損失,還引進了新項目,全村1200名群眾得到了實惠。”該村現任黨支部書記介紹。
豐寧縣紀委監委循線深挖,徹查“案中案”“關聯案”14件,立案12人,黨紀政務處分3人,移送檢察機關1人。通過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該縣紀委監委推動縣農業農村部門開展“不合理、不規范、不履約”合同整治工作,全縣累計清理規范村集體經濟合同3134份,整改“三資”管理領域問題975個,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清風正氣就在身邊。
邯鄲市紀委監委以規范管理經濟合同為突破口,以基層治理軟弱渙散村為重點,深挖問題線索,全面排查清理不規范經濟合同,嚴肅查處不規范經濟合同背后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截至目前,全市已排查出問題合同230個,超長期、超低價合同19個,進一步加強了對農村集體經濟合同的管理和監督。
在此基礎上,邯鄲市紀委監委堅持個案整改和類案分析同時發力,選取88個典型案例,深入分析瞞天過海“騙補貼”、暗箱操作“亂程序”、專權擅斷“拍腦門”等6類突出問題。該市紀委監委有針對性地提出開展審計、巡察、深挖背后“責、風、腐”問題等12條對策建議,督促相關部門和縣區進一步完善監督措施,確保項目資金管理、鄉鎮財務管理等制度有力有效執行。
今年以來,全省共排查問題2.6萬個,完成整改2.3萬個;排查農村集體經濟問題合同4831份,整改3817份,增加集體收入3900余萬元,切實讓群眾的獲得感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健全長效機制,推動筑牢監管“防火墻”
“通過‘三資’監管平臺的電子化記賬系統,村集體的每一筆收入與支出都清晰可見,還能自動生成報表,收支結構與資金流向更直觀,賬目管理更規范。”順平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全縣各個鄉鎮“三資”管理平臺已經實現全覆蓋,監管效能大幅提升。
河北省紀委監委積極應用大數據賦能整治工作,推動省農業農村廳牽頭健全省級“三資”管理平臺服務功能,將全省93.9%的村納入平臺監管,進一步增強整治工作的穿透力和實效性。
“掃碼、登錄就能進行數據比對,及時發現村務公開不及時,違規發包、出租、售賣村集體資產等問題,已經對發現的11件未按規定在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公開交易問題督促整改,處理處分9人。”隆堯縣紀委監委加強動態長效監督,依托村級事務公開平臺、農村產權交易平臺、農村集體產權改革管理平臺等數字化平臺,開展實時線上監督,以數據賦能增強監督質效。
立足長期化抓、常態化管、長效化治,河北省紀委監委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問效體系,采取“抓兩頭、帶中間”工作法,每月對縣級整治工作開展一輪分析。
“既看數據變化、臺賬顯示,更看群眾實際感受;既看已查處、整治問題多少,也看新發生問題多少,全面客觀分析情況。”河北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按照這一評價標準,對整治成效不佳、群眾反映較多的薄弱縣(市、區)進行批評、約談和通報,以評估發現問題、壓實責任、推動提升整治質效。(本報記者 樊曉華 朱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