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根據南華早報的報道,特朗普的訪華日程有了最新的動向。目前來看,他于9月訪華的日程已經基本被排除,大概率還是在10月底的韓國APEC峰會前后訪問亞洲。那么為何會做出這種安排呢?
根據最新的報道,特朗普的這次亞洲行,恐怕會涉及三個國家。一是前往韓國參加APEC峰會;二是前往印度參加印太四方峰會(QUAD);三是前往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但這趟行程也有可能取消,代之以在韓國期間舉行中、美的雙邊會見。那么為何美方會傾向于在10月底11月初的時候,才與中方見面呢?
首先,恐怕還是為了避免造成“專程訪華”的輿論印象。到目前為止,美國仍然沒有改變“從實力地位出發”處理中、美關系的心理慣性思維。特朗普雖然有極強的意愿訪華,但仍要保證美國的尊嚴和主導地位。因此,在9月專程訪華,并且參加中方所主導的主場外交 顯然不符合特朗普的行事風格。
其次,恐怕也和魯比奧的制裁問題有關。根據南華早報的最新消息,中方不愿在解禁魯比奧問題上做出讓步,這意味著他可能成為首位無法陪同總統來華的國務卿。對于極其“護犢子”的特朗普來說,這可能也會影響他的訪華意愿,使得雙方最終在韓國這個第三地見面的可能性大幅提高。
最后,特朗普會見普京有了新的可能性與安排。實際上,特朗普如果9月初來華,其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在北京會見普京,來談論烏克蘭問題。但最近這兩天,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提出了新的動議,強調他正在斡旋特朗普和普京近期在土耳其見面。如果這次見面成行,那么特朗普9月來華的必要性也就大大降低了。
因此,雖然特朗普9月初來華,從國際政治大歷史角度來看,的確更具有突破性和紀念意義。但在種種現實因素的限制之下,目前特朗普在10月底11月初同中方見面的可能性似乎更大,這似乎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了當前中、美戰略博弈的復雜性和微妙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