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國不會再任人擺布了!
以前高高在上對我國百般挑剔處處針對我們的國際奧委會,竟淪落到求中國“接盤”,但是這一次,我們可不會受他們擺布。
巴黎奧運會還沒開幕,獎牌掉漆的笑話就已經傳遍大街小巷,東京舉辦奧運會留下的巨額虧空,現在還讓日本頭疼,如今想辦奧運的城市越來越少,這個曾經每個國家爭著搶著要的奧運會,眼看著沒有一個國家要接。
這時候,有些眼神就飄向了東方,那個曾經將奧運會辦的堪稱完美,其他國家沒有辦法可比的中國,似乎成了唯一的指望,國際奧委會話里話外的意思,希望中國能再辦一次,當回“救世主”。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這次他們聽到的不再是當年的激動和期盼,反而是網上鋪天蓋地的冷嘲熱諷,一句“不伺候了”幾乎成了所有中國人的共識。
這背后,是一筆時間跨度長達三十年的舊賬,也是一段從滿懷希望到徹底心寒的歷程,這已經不是我們辦不辦的問題,而是一場關于記憶、尊嚴和實力的表態。
這筆賬,得從千禧年前算起,那時候北京第一次申辦奧運會,投票一路領先,眼看就要成了,結果在最后一輪以兩票之差輸給了悉尼,那是第一次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這個舞臺的游戲規則,并不像它表面看起來的那樣純粹。
這一次的委屈沒有讓我們放棄,八年后,北京終于拿到了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可是國際奧委會的官員們,對北京的空氣,甚至志愿者的微笑,以及場館的每一顆螺絲釘,都進行了苛刻的審查。
那份載入史冊的輝煌背后,是我們咬著牙頂住無數壓力和挑剔換來的,如果說這些還能用“時代背景”來解釋,那么賽場上那些明晃晃的規則修改,簡直就是把“針對”兩個字寫在了臉上。
這些年,我們那些引以為傲的優勢項目,一個個都遭到了打擊,乒乓球是我國最大的優勢項目,他們先是把球改大,然后把21分制改成11分制。
“夢之隊”也躲不過,預賽成績不帶進決賽,決賽從零開始,這話聽著公平,可實際上呢?它懲罰的就是發揮最穩定的選手,而中國隊恰恰就是以穩定和整體實力著稱,這么一改,就等于給了別人更多爆冷的機會,把我們辛辛苦苦建立的優勢,用規則給抹平了。
女子舉重就更直接了,直接限制參賽項目的數量,每個國家最多報四個級別。
體操評分的規則,更是隔三差五就大改一次,我們體操隊最擅長的就是技術創新和挑戰極限,結果規則一改,很多高難度的動作得分反而變得不高了。
再看看那條靈活的政治紅線,嘴上天天喊“體育無關政治”,可真的遇到事情的時候,標準全看自己心情,就拿2024年巴黎奧運會來說,對俄羅斯,那是重拳出擊,一百多名運動員,連中立身份都不給,直接就禁賽處理了。
可轉過頭對同樣處于沖突中的以色列代表團卻照常參賽,這種明目張膽的雙重標準,等于公開承認,“政治中立”就是塊遮羞布,怎么用,全看他們的心情。這種行為,比任何外部的批評都更能摧毀它的公信力。
更離譜的是,在之前國際拳擊協會,都拿出科學檢測報告了,明確警告奧委會,說某位運動員的生理指標有異常,不該參加女子比賽,結果呢?國際奧委會理都不理,直接無視專業警告,硬是讓這位爭議運動員上了場。
連最基本的公平競賽底線都能自己打自己臉,這個所謂的“最高體育法庭”,還有什么權威可言?當一個組織的內部已經爛到這種程度,財務不公、政治雙標、專業失信,它又有什么資格要求別人繼續尊重它、信任它?
所以,今天我們能對國際奧委會的“示好”如此淡定,甚至有點不屑,這股底氣到底從哪來的?
今天的中國,不管是硬邦邦的實力,還是內心里的那口氣,都已經不需要一場奧運會來證明自己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震撼,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科技感,已經把我們的辦賽能力明明白白地擺在了全世界面前。
頂級的場館,高效的組織,還有那種全民動員的熱情,我們想辦,就能辦出最好的。我們自己的體育盤子已經足夠大,全運會、亞運會,還有各種單項的世界級賽事,我們自己就能玩得風生水起。
這些平臺同樣能鍛煉新人,能點燃熱情,奧運會,現在對我們來說,只是眾多選擇中的一個。而比實力增長更深刻的,是我們老百姓心態上的變化。曾幾何時,我們對金牌有一種近乎偏執的迷戀,覺得金牌數量就等于國家臉面。
一塊金牌的輸贏,能讓全國人民跟著揪心,現在,這種焦慮正在慢慢散去,大家開始明白體育的意義。
前陣子,自行車運動員馮紫琪,比賽時傷得不輕,但是她卻笑著說,這是“戰士的勛章”。網上對她的贊美,比對冠軍還多,大家敬佩的,是那種不放棄的勁兒。
還有羽毛球運動員何冰嬌,她的對手西班牙名將馬林,因傷退賽了,為了給對手打氣,何冰嬌在自己下一場比賽的球衣上,悄悄別上了一枚小小的西班牙國旗徽章,這個小動作,沒有多少人注意到,但它所傳遞的那種尊重和溫暖,比任何一場勝利都更有力量。
從“戰士的勛章”到“國旗徽章”,你會發現,我們對體育的理解,已經上了一個臺階,我們不再只盯著輸贏,而是開始欣賞過程中的拼搏、堅韌和人性的光輝。
當一個國家和她的人民,已經能夠從體育本身找到足夠的精神力量和自豪感時,自然也就不再需要一個外部的權威來給自己“蓋章認證”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