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臺海巡航再升級,馬英九攤牌:大陸若要武統,臺島不接受!解放軍在臺海海域的巡航頻率越來越高,氣氛也越來越緊張。此時賴清德還沒發聲,馬英九卻第一個站了出來,表示臺島不接受武統。馬英九為何這次表達如此直接呢?
最近幾年,解放軍在太嗨軸線的巡邏頻率明顯增加,光2023年每月平均就有380多架次軍機繞臺,比前一年多了整整100架次;更別說2025年4月那場“海峽雷霆-2025A”演練,火箭軍直接把模擬彈打到臺島周邊港口,連山東艦航母編隊都開到東邊海域秀肌肉——這哪是巡航,分明是把臺灣島當靶子在練瞄準。
這種高壓環境下,馬英九作為前領導人,要是再裝聾作啞,搞不好就被民進黨扣上“賣臺”的帽子。畢竟賴清德那幫人天天喊“抗中保臺”,把兩岸關系攪得雞飛狗跳,馬英九要是不趕緊表態,國民黨在中間選民眼里就成了縮頭烏龜。
更何況2025年7月那場“大罷免”投票,民進黨想把24個國民黨“立委”拉下馬,結果被馬英九帶著藍營一頓操作,最后全給懟了回去。這一仗打完,馬英九在國民黨內的威望蹭蹭往上漲,這時候不趁熱打鐵秀秀存在感,簡直對不起“政治老狐貍”的稱號。
要說馬英九可是“九二共識”的老招牌,當年他執政時靠這四個字跟大陸談ECFA,讓臺灣賺得盆滿缽滿。可現在賴清德上臺后,不僅把“九二共識”扔進垃圾桶,還跟美國勾勾搭搭買軍火,把兩岸關系搞得烏煙瘴氣。
馬英九這時候跳出來強調“反對武統”,表面上是跟大陸唱反調,實際上是想劃清界限——我老馬雖然主張和平,但也不是軟柿子,你大陸要是動武,我第一個不答應。這種“兩邊討好”的話術,既能穩住島內害怕戰爭的中間派,又能給大陸遞話:別逼我跟綠營同流合污。
還有個關鍵因素,馬英九現在手里握著一張王牌——國民黨在“立法院”的52席。2024年選舉后,民進黨只有51席,藍白聯盟成了“朝小野大”的局面。馬英九要是能借著兩岸議題凝聚藍營,就能把“立法院”變成制衡賴清德的戰場。
比如2025年“大罷免”期間,他公開痛批賴清德“賣臺引戰”,號召2300萬民眾把投票當不信任票,這一招直接把民進黨打得措手不及。
現在解放軍壓力這么大,馬英九更得抓住機會,把自己塑造成“和平守護者”,不然國民黨好不容易贏來的“立法院”優勢,搞不好就被民進黨用“抗中”議題翻盤了。
馬英九心里清楚,臺灣民眾現在是“畏戰望和”。2023年民調顯示,74.4%的人覺得兩岸該多互動,54.1%的人不想上戰場,連“永遠維持現狀”的比例都創了30年新高。馬英九這時候跳出來反對武統,正好踩中民眾怕打仗的痛點。
再加上民進黨這幾年把經濟搞得一塌糊涂,負債都堆到6.6萬億新臺幣,人均背債27萬,民眾早就對“抗中保臺”這套話術膩味了。馬英九只要把“和平”和“經濟”綁在一起,就能把中間選民的票牢牢攥在手里。
不過,馬英九心里也有苦水。國民黨內部現在也是一團亂麻。朱立倫一邊反對“臺獨”,一邊又拒絕“一國兩制”,把“九二共識”玩成了文字游戲。馬英九要是不趕緊表態,搞不好就被黨內激進派牽著鼻子走。
更麻煩的是,民進黨天天用“綠色恐怖”打壓異己,2025年“大罷免”期間,連國民黨“立委”正常開會都被網軍罵“賣臺”,馬英九要是不硬氣點,國民黨在輿論戰里根本扛不住。
說到底,馬英九這招叫“以攻為守”。解放軍的巡航壓力越大,他越要擺出強硬姿態,不然就會被民進黨說成“投降派”。但他又不敢真的跟大陸撕破臉,所以才會強調“反對武統”卻絕口不提“臺獨”,還時不時搬出“九二共識”當擋箭牌。
這種在鋼絲上跳舞的本事,馬英九早就練得爐火純青了。就像2024年他在泰國演講時,一邊批評民進黨拒絕“九二共識”,一邊又說“兩岸同屬炎黃子孫”,把“和統”的調子唱得老高,卻絕口不提統一時間表,擺明了是要在藍綠之間走鋼絲。
說到底,馬英九這次突然攤牌,既是被解放軍的壓力逼得沒辦法,也是為了鞏固國民黨的政治地位,更是想在兩岸議題上給自己留名。只不過他這套“反對武統但不支持臺獨”的話術,在民進黨眼里就是“假和平”,在大陸看來可能也是“和稀泥”。
但對馬英九來說,只要能在藍綠惡斗和兩岸博弈中找到平衡點,就算被兩邊罵,也值了。畢竟政治這玩意兒,從來都是“屁股決定腦袋”,馬英九的屁股坐在國民黨的位子上,自然得替藍營說話,至于真話假話,有時候連他自己都分不清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