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平在濱河自行車道拍攝
早晨7時,62歲的王永平將手機固定在車把上,鏡頭對準前方,開始一天的騎行和拍攝。三伏天氣,暑氣蒸騰,他依然雷打不動地踏上拍攝之路。車輪碾過汾河兩岸、穿過稻田公園,奔向城市各個角落。
退休生活
2018年,王永平退休。從小就熱愛讀書寫作、游覽拍攝的他,終于可以依著自己的愛好去生活。
穿行在熟悉的街巷,他敏銳地感受著城市脈動:曾經機器轟鳴的化肥廠舊址沉淀著工業記憶,汾河兩岸綠意延展,新建的稻田公園里涌動著歡聲笑語。
城市的日新月異觸動了他。2021年,他的“幸福有我”的抖音賬號開通了。沒有團隊策劃,沒有流量焦慮,只有一位老工人質樸的記錄熱情——“車子騎到哪兒,鏡頭就拍到哪兒”。
獨立創作
王永平的創作是一條“獨立生產線”。鏡頭里,晉陽橋披著金色晨光,食品街升騰著早餐的熱氣,長風商務區的樓宇在暮色中點亮。歸來后,他根據自己拍攝的內容配樂,深情寫道:“走在太原的街頭小巷,宛如走進了江南的水鄉。看著眼前的畫面,讓我有了很多遐想。綠蔭環繞、鳥語花香,真想不到家鄉變成了這么美的景象。走在太原的街頭小巷,我的心情真的很舒暢。慢悠悠地享受著小巷的景色,幸福就這樣來到了我身旁。我曾經有一個夢想,就是生活在江南水鄉。而如今的太原,我的家鄉,真的已經是水鄉的模樣……”
渾厚磁性的聲音在簡陋的錄音設備前響起,他親自誦讀,精心配上音樂。從拍攝、撰稿、朗誦到剪輯,全部由他一手完成。300余部作品、萬余名粉絲、5萬多點贊,是對他真誠記錄的回響。
王永平的抖音內容反響不錯,贏得了諸多粉絲的稱贊和催更。每一個作品的點贊、留言人數都不少。最高的一條點擊量7.7萬次,點贊為869人次,留言有286條。
一位外地粉絲留言:“看見您連續幾年拍太原市街道小巷景色和汾河景區,感覺這幾年變化很大,尤其像我們總來太原的外地人,更感覺這里已經成了一個很好的旅游城市。藍天碧水、風景宜人,真是個適合居住和旅游的好地方。”
隨性而拍
“不圖名,不為利,就圖個心頭歡喜。”王永平這樣解釋他的創作。拍攝沒有腳本,騎行所至即畫面所及。化肥廠斑駁的舊廠區,他拍下晨光;晉祠千年古柏前,他誦讀自己寫的詞句。冬天的汾河景區,他寫道:冬天來了,你看汾河公園有了獨特的一景,湖面上結著冰,還能把對面的樓房照出倒影。看著遠處的白雪皚皚,真正映襯出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景。
結束拍攝回到家,桌上常有老伴備好的飯菜。妻子退休后迷上了跳舞,兩人也常結伴鍛煉身體。兒子遠在深圳,常在微信里問:“爸,今天又去哪‘勘探’太原了?”王永平擦把汗,點開剛剪好的視頻,屏幕的光映亮了他帶笑的臉……記者 韓睿 文/攝
來源:太原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