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對抗中國,美國人又想一招)
文 觀察者網 王愷雯
為減少對華稀土依賴,美國國防部上周斥資4億美元購股,躋身美國最大稀土生產商芒廷山口材料公司(MP Materials)最大股東。眼下,美國還把視線瞄準了另一個重要來源——電子垃圾回收。
“在與中國的稀土金屬角力中,舊筆記本電腦和手機或將重獲新生”,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7月13日以此為題報道稱,包括廢棄電腦、智能手機、服務器、家電、醫療設備在內,任何無法翻新再售的電子產品,都可能被拆解回收,從中提取金、銀、銅、鎳、鋼、鋁、鋰、鈷和其他對各行業制造商至關重要的金屬。而如今,美國的回收商們越來越多地從這些電子垃圾中提取釹、鐠、鋱、鏑等稀土元素。
瑞士嘉能可公司(?Glencore)全球回收業務負責人庫納爾·辛哈(Kunal Sinha)表示,直到最近,電子垃圾回收才被認真對待,成為一種重要的供應來源。但于此同時,還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個行業的潛力有多大。
報道指出,美國制造商長期依賴國內外供應商,尤其是中國企業提供其所需的金屬和稀土,但是,隨著這些供應鏈被不確定的關稅、貿易政策和地緣局勢打亂,電子垃圾回收市場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圖為MP Materials在加州芒廷帕斯的稀土開采和加工設施(MP Materials網站)
“美國進口大量電子產品,這些產品本來就含金、鋁和鋼,”全球電子協會總裁兼CEO約翰·米切爾(John Mitchell)表示,“我們完全可以把關稅當作一個契機,在國內加大回收利用那些我們本身沒有、從其他國家購買的商品。”
“我們認為,為了獲得所需的銅、黃金和其他金屬,大量采礦是必要的,但我們同樣清楚,回收將發揮巨大的作用。”辛哈說。
上周,隨著特朗普宣布將對進口到美國的銅征收50%的關稅,銅價隨之創下歷史新高。目前美國有大約一半的銅依賴進口。
報道指出,在美國,一座新礦從發現到投產大約需要三十年,這使得回收銅顯得更具吸引力。根據能源數據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的估算,到2050年,再生銅將滿足45%的需求,而現在僅約占三分之一。
美媒稱銅已經成為美國“頭號新興盜竊目標”(視頻截圖)
電子垃圾的泛濫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當時互聯網催生了數字經濟,電子產品隨之呈指數級增長。此后,可再生能源、電動出行、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的建設更是加劇了這一趨勢。電子設備不斷更新換代,電子垃圾的數量也隨之激增。
據國際電信聯盟和聯合國訓練研究所(UNITAR)的最新估算,2022年全球電子垃圾產量創下紀錄,達6200萬噸,較2010年增長82%。預計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升至8200萬噸。報告指出,美國在2022年產生了近800萬噸電子垃圾,但其中只有大約15%到20%被妥善回收。
這一比例揭示出電子垃圾資源開發的巨大潛力,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BISWorld數據,2024年電子垃圾回收行業創造了281億美元的收入,預計該領域未來復合年均增長率可達8%。
“我們確實看到有一些(電子垃圾)大量進入我們倉庫,”美國電子產品回收公司Full Circle Electronics首席執行官戴夫·戴利(Dave Daily)表示:“我認為這與一些設備更換周期提前有關。”
圖為被回收的智能手機(資料圖)
CNBC指出,戴利所指的,是美國消費者和企業為應對關稅導致的電子產品價格提升,選擇提前更換現有設備,而不是等到通常的三年更新周期。
辛哈表示,世界很多地區對處理電子垃圾一直比較懶惰,導致大量廢棄物被運往海外,而眼下電子垃圾出現了一種“本土化”趨勢,“因為人們突然意識到,那些他們想從海外尋找的金屬,其實我們自己也有。”辛哈補充說:“人們開始重新思考全球供應鏈,認為它們太長了,需要更加本地化。”
一些初創公司更注重于特定電子垃圾的回收。最近,稀土引發了廣泛關注。CNBC指出,這不僅是因為美國電子產品制造商對稀土元素的需求量很大,還因為美國希望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中國幾乎控制著稀土的開采、加工和精煉全過程,包括全球90%以上的稀土永磁體加工產能。
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對華濫施畸高關稅之時,中國立即發起反制,對七類中重稀土元素及若干磁鐵實施出口管制,這一舉措導致福特公司因稀土磁體短缺被迫關閉工廠。據報道,6月中旬,中國向部分美國主要汽車供應商及特定公司發放了為期六個月的臨時出口許可證,但出口量仍遠低于峰值,且有明顯延遲。
美國正加大對其本地稀土生產的投資。事實上,在特朗普再次執政前,其前任拜登政府就曾向芒廷山口材料公司提供了4500萬美元的資金。今年4月,美國內政部批準澳大利亞企業Dateline Resources開發位于加州莫哈韋國家保護區的Colosseum稀土項目。
與此同時,多家回收公司正從電子垃圾中提煉稀土元素。今年4月,位于馬薩諸塞州、提供IT資產處置和數據銷毀服務的Illumynt公司宣布啟動稀土元素回收計劃。硬盤制造商西部數據也在4月宣布與微軟及兩家資源回收公司合作,從報廢驅動器中提取稀土以及銅、金、鋁和鋼等有價值的元素。
據報道,總部位于加拿大的初創公司Cyclic Materials發明了一種從電動汽車發動機、風力渦輪機、核磁共振儀以及數據中心電子垃圾中回收稀土和其他金屬的技術,該公司計劃投資超過2000萬美元,在亞利桑那州梅薩市建設其在美國的首個回收工廠。
報廢的鋰電池是另一個熱門回收項目,可從中提取鋰、銅、鈷、鎳、錳和鋁,這些元素對電動車電池制造至關重要,而美國三大汽車制造商都已重金投入其中。不過CNBC指出,由于特朗普政府出臺了新的聯邦支出法案,拜登《通脹削減法案》中第45X條生產稅收抵免可能被削減,從而影響到有關項目。
辛哈提醒道:“不要把一家回收公司的前景全部押注在某項稅收抵免上,因為這可能只是曇花一現。”他警告稱,投資回收企業同樣存在風險,許多初創公司雖然開發了新技術,但缺乏足夠良好的商業基礎。“不要跟風投資,而要看基本面。”辛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