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說孩子像爸爸,還是像媽媽,如果非常像,就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除了說明是你的親生孩子,出生時沒有被抱錯,那就說明你的基因非常強大。
非常相像的可不僅僅是面貌,還可能是你的疾病哦,對于糖尿病人來說,你的孩子也可能因為遺傳了你的糖尿病基因,得上了糖尿病哦。
在我們病房里住了一個小伙子,身材非常好,肌肉線條勻稱健美,職業是個健身教練,32歲,因為血糖28點多,存在糖尿病酮癥入院治療。
入院時精神很差,經過2天的胰島素治療,血糖逐漸穩定。經過完善相關檢查,這個小伙子診斷為2型糖尿病。他的父母親是糖尿病,爺爺是糖尿病。小伙子之所以每天鍛煉,也是因為知道家里人血糖都高,擔心自己血糖也會高,才這樣堅持鍛煉的。
他告訴我,因為他的這次住院,讓他的那些學員們對鍛煉產生了懷疑,每天運動也會出現血糖高,那運動還有什么價值呢?
為什么每天運動,也不大吃大喝,暴飲暴食,還會得糖尿病呢?
門診會遇到這樣的糖尿病朋友,他們說自己保持著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鍛煉,吃飯也比較注意,但不幸的是他們也患了糖尿病,很多人就很不理解,我怎么會得糖尿病呢?我已經很注意了呀!
這是因為糖尿病是一種多因素導致的疾病狀態,遺傳、生活方式、環境等因素都可能使血糖升高。
糖尿病的發病是由多因素決定,2型糖尿病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是
- 年齡:超過40歲
- 超重或者肥胖和/或中心型肥胖
- 靜坐的生活方式或生活壓力比較大
- 一級親屬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 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婦女,出生前宮內營養不良
- 高血壓或血脂異常或者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等
- 抽煙
對照這些因素可以看出不鍛煉是糖尿病發病的一種因素,但并不是這種因素保持的很好,就不會出現糖尿病。
其中家族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經常有一些家庭中3代都有出現糖尿病的情況,無論這個家族中的生活方式如何,基因決定了人健康的一部分。
出現這種情況,有的糖尿病朋友就會慨嘆,“這就是命啊!”
因強大的家族基因患上了糖尿病的朋友要抱有“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不要抱怨那些曾經給了你生命,也給了你疾病的父母,認真的繼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規律用藥,一樣能夠保證良好的生活質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