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神經科會診,見到了一個消瘦非常明顯的糖尿病人,血糖持續在10-12mmol/L之間,老人患腦血管病已經很多年了,大部分是處于臥床狀態。但飲食量還是可以的,家人照顧也非常好。
家人要求藥物降糖,但是不能出現低血糖,不能減重,最好在用藥過程中能將體重恢復到正常狀態,藥物使用要相對比較方便。
這是很正常的,就像年輕人選擇工作的時候的要求就是活少、錢多、離家近一樣。
要想達到這樣的要求,就要來看看我們目前使用的幾種藥物有什么特點?
縱觀現在的藥物,新型的降糖藥物使用方便,每天1次,甚至每周1次,也能將血糖控制的非常好。
但是新型的降糖藥物有一個特點,在降糖的同時也會降低體重。
降糖又減重的降糖藥物
目前能夠減重的藥物有雙胍類、噻唑烷二酮類、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腸促胰素抑制劑、鈉葡萄糖轉運蛋白-2抑制劑等藥物都有一定的減重作用。
如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為一種新型口服降糖藥。此類藥物可通過阻斷腎臟鈉-葡萄糖共轉運體,導致尿葡萄糖排泄增加。與鈉葡萄糖轉運蛋白-2結合,就阻斷了葡萄糖與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的結合,從而阻斷了葡萄糖重新吸收進入血液的通道,這樣就抑制了近端腎小管約30-50%的葡萄糖重吸收,這樣葡萄糖的重吸收大大減少,隨尿液增多,也就是通過尿液把血糖排出體外,這樣血中的葡萄糖量就會減少,血糖就會下降。降糖的同時人體攝取的一部分能量丟失,沒有足夠的能量供機體使用,就會出現體重下降的情況。
GLP-1受體激動劑:腸促胰素是胃腸道對食物反應產生的神經內分泌激素,參與胰島素分泌刺激和胰高血糖素分泌抑制。腸促胰素也可抑制食欲、延緩胃排空。這在國外被明確作為減重藥物使用的降糖藥物,我國的使用適應癥是合并肥胖的糖尿病人,體重指數要大于26才能使用這類藥物。
阿卡波糖是一種口服降糖藥,可通過延遲腸內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而起作用。腸內碳水化合物的延遲吸收會引起腸胃脹氣和其他胃腸道癥狀。
雙胍類藥物是糖尿病人的一線首選用藥,在糖尿病人中使用較廣,還有可能出現消化道的不良反應,和阿卡波糖一樣,這類藥物也有減重作用。
增重但時也增加低血糖風險
盤點完以上藥物,可以看出,在糖尿病的治療中使用的8大類降糖藥物中,還剩下磺酰脲類胰島素促泌劑、、非磺酰脲類胰島素促泌劑和胰島素類藥物。
這3種藥物都是通過胰島素的作用來達到降糖作用。胰島素有促進脂肪合成的作用,能夠增加體重,但是它的副作用就是低血糖,嚴重的低血糖可能會誘發心腦血管卒中等危險的出現。
相對安全的藥物
還剩下的一種藥物就是DDP-4抑制劑,這種藥物對體重的影響比較小,服用相對也比較簡單,一天一片,也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且無低血糖風險,一般耐受性良好,無明顯副作用。除了有胰腺炎風險的糖尿病人慎用外,基本上適合所有的2型糖尿病人。
綜上所述:
對于糖尿病的治療來說,要選擇個體化的治療方案,要遵循患者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在用藥過程中,在保證營養的基礎上,應用安全有效簡單方便的手段將患者的血糖控制在目標范圍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