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臨床上對糖尿病的分型系統已沿用20余年,國內臨床診療糖尿病時使用的標準和分類是WHO1999年版本,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類型糖尿病。
T2DM中有5.9%的GADA陽性的LADA患者混入其中。
在一些T1DM患者中可出現T2DM的臨床表現,例如肥胖、胰島素抵抗等等。臨床研究和實踐均表明,這種依據為病因和病理生理特征的分型方式雖然精確、細致,但仍不能滿足當前疾病管理的需求,對臨床診治的指導意義和改善患者臨床結局的作用有一定局限。
糖尿病的確診至今仍依靠單一的血糖指標,即血清葡萄糖水平或者新近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
從診斷上看,糖尿病已經成為一種“數字病”。
實際上確診的糖尿病患者除了慢性高血糖癥這個共同點以外可能再沒有其他共同之處。即使進一步進行分型,依據目前通用的糖尿病分型系統,在同一糖尿病分型之下的患者仍具有明顯的異質性,仍然難以通過現行分型預測不同治療方案的療效、并發癥發生的種類、發展以及預后
T2D患者的臨床、遺傳和社會經濟特征差異很大,他們的臨床表現、藥物反應、疾病進展可能千差萬別,可能影響疾病的發展、進展和對治療的反應。進一步了解疾病的異質性可能有助于解釋和降低治療失敗的高比率,并為每個個體確定最合適的治療策略,降低長期并發癥的風險
目前的糖尿病治療,其目的是增加胰島素分泌,恢復胰島素作用,或觸發腎葡萄糖排泄,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解決癥狀,而不是病因。因此,有必要獲得更多有關不同形式的T2D的信息,以改善患者的分層,并有可能“在正確的時間為正確的患者提供正確的治療”。
新的分型系統與現有分型方法相比較,更多地考慮到了患者的臨床特征,更是希望能夠實現通過分型預測并發癥的發生并得以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從這一角度看,新的分型系統更具有實現對糖尿病精準治療的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