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點閱讀︱原創84:回望豐沛小河,朝著太陽奔跑,擁抱陽光與夢想
□原創作者︱周慧玲(北京)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這是為大河而唱的歌。而這條河,只是一條小河,沒有人為它寫歌,但是這并不影響它的情緒,小河也有小河的特色、小河的婉約、小河的豐沛。
波平如鏡,這條小河在風和日麗的一個午后,就以這樣的姿態呈現在人們的面前。岸邊的綠樹、高樓,都被倒映在如鏡的河水里,藍天白云也被收納在如鏡的水中。岸上是一幅畫,水中是這幅畫的倒影,宛若天生一對,舉世無雙。
初夏的一日上午,陽光灑滿大地,這條小河微波粼粼,傾瀉在河面上的陽光,把微微蕩漾的小波紋變成了細碎的金子,微風過處,每一片碎金不時閃耀著光芒。滿河的柔波、滿河的碎金,水不醉人人自醉。
一座大約五、六百年前建造的石橋,為這條小河增添了獨特的歷史感。不知道,數百年前,小河兩岸的人家是怎樣生活的,可能也像我們今天這樣一日三餐、隨日月斗轉星移吧。說不好,也猜不到,假如真有穿越神功,真希望能穿越到古時的小河去過上一天。
清晨,河邊楊柳依依,專業的歌唱家、喜歡唱歌的業余歌手,會漸次來到河邊練聲、吊嗓。所以這條小河的晨風里,時常流淌著悠揚的音符,歡快了河水,也歡快了嶄新的一天。
夕陽的余暉,把小石橋映襯得格外優雅,吸引了不少攝影師前來拍照。長河落日圓,斜陽、石橋、流水,在攝影師的鏡頭里顯得無比明媚、美輪美奐!
小河岸邊的青石板小路,是熱愛運動的青年慣用的跑到,也是尋常人家休閑散步的場所。悠悠白云映青天,潺潺流水在腳下,漫步走在青石板小路上,心情會像開屏的孔雀般舒展開來,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憧憬漸漸由心底而升騰。臨水而居、在水一方、水岸長橋,這條小河把水的美意傳遞給兩岸的民居,樓盤也由此升值,成為都市人眷戀的棲息地。
汛期到來時,這條小河的河水也會暴漲,甚至漫過堤岸,一片汪洋,頗有大河滔滔之勢。好在河道安好,排水暢達,不久河水的水位就會退回到常態位置,令一切有驚無險。
這里,冬季的溫度不是太低,河水只是偶爾結冰,結一層很薄的冰。初春時節,野鴨們會光臨這條小河,帶來歡叫、帶來線性的劃水表演、帶來生命的新氣象。
在河道斜面平整的石塊上,是鴿子們的樂園,它們成群結隊在石上漫步、在岸邊飲水。萬一有行人經過,打擾了安寧,鴿子們會不約而同地飛起來,飛向高空。有時候,在小河的上空,鴿子們吹著鴿哨,盤旋一圈又一圈,并不時變換著各種隊形,進行著飛天方陣的精彩表演。
這條小河不因其小而怯懦惆悵,而是以自己的風姿綽約,把小河裝扮得愈加豐沛。然而,不論怎樣繁衍,這條小河都不會忘記初心,那就是一直向東,奔騰不息,匯入大海!
在紛繁的塵世,我們也要不忘初心,朝著太陽奔跑,擁抱陽光,擁抱夢想! ◎
【作者簡介】 周慧玲,北京籍,名刊《讀者》雜志簽約作家,人民日報人民號“玲點閱讀”主筆(迄今閱讀量已超500萬+)。曾獲全國文學大賽獎、全國微視頻大賽獎,在全國數百家報紙雜志發表眾多哲理美文、愛情小說、新詩隨筆等原創作品,文章曾被人民網、新華網等多種媒體轉載,并有不少文章入選勵志哲理叢書。
■玲點閱讀·原創版權說明:
本文為作者/周慧玲(北京)的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評論、點贊、收藏、訂閱、關注、贊賞等支持,致謝!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許可的情況下,嚴禁將本文(包括圖片)轉載到其他平臺,不得擅自使用,不得侵犯原創作品版權。
同時,嚴禁將“玲點閱讀”專用圖片中的所屬文字剪裁掉后再擅自使用,不得侵犯圖片版權。
◎結語:堅守根植于內心深處的向往,在詩情畫意中,拓展新生活,成功屬于奮斗者。原創勵志哲理美文,紅色文化傳承,優質詩情畫意,盡在玲點閱讀。歡迎大家轉發、點贊、評論。致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