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塔 旬邑歷史名勝之一中國名塔
泰塔 旬邑歷史名勝之一中國名塔
旬邑泰塔,位于陜西旬邑縣城內。
泰塔是樓閣式磚塔,八角七層,高五十三米。在第一層北面正中辟有半圓形券門,通過門里的甬道,進至塔心小室后,有木梯可盤登遠眺。從第二層起,每層都有拱形的門洞與長方形的假門相間,并逐層依次變換其方位。
各層塔檐于轉角部位的中線上,用青石制成角石一根。它的外端均特意被加工雕鑿成螭首,自翼角伸出。螭首的頸部各有鐵鑄環套,用以系鈴。每當清風徐來,鐵馬叮鐺,抑揚頓挫,如聽神曲,使人心曠神怡。泰塔外觀秀麗,裝飾典雅。
秦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塔身第六層北面東側檻窗上的一塊磚刻題記,起塔的時間為嘉祐四年正月中,即公元1059年。由此證明,此塔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了。
修建于北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塔高53米,占地120平方米,為八角七層樓閣式磚石結構,塔內中空,有木梯盤旋至頂,每層有拱形門洞與長方形的假門相間。
塔身有24個窗洞,56個風鈴。歌謠:“七層層、八楞楞,二十四個窟窿窿、五十六個風鈴鈴。”講的就是泰塔的這個構造特點。
各層門兩側砌有窗子,并刻有菱花格子和曲尺欄桿,整個建筑遠視古樸壯觀,雄偉挺拔,近觀做工精細、靈巧雅致。
泰塔之名,是根據傳統的八卦學說而定的,這座塔的建筑基址在八卦學說中位于八卦的“泰位”,因此旬邑寶塔又稱為“泰塔”。
玲瓏金剎跨豳陽,
七級芙蓉舍利藏。
風雨翠屏形突兀,
云霞白色鏡蒼茫。
清代詩人周崇雅在《寶塔凌空》
一詩中對泰塔的描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