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江蘇11月1日電 信用是企業的生命線。日前,南京市雨花臺區某建筑混凝土集團由于揚塵管控不到位的問題被雨花臺生態環境局處罰4萬元,其失信記錄也在信用中國網站及中國市場信用網站被即時公示。
“這個企業是央企,總部在武漢,南京的這個分公司雖然只有一百多個人,但由于營業執照是集團總部的,其失信行為會對集團產生影響。”雨花臺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集團總部領導在事情發生后立刻趕赴南京,就該事件和有關部門進行協商,尋求解決方法。受國際形勢和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企業經營面臨諸多挑戰,雨花臺生態環境局也時刻關注著該企業信用修復的相關情況。“就在10月25日,該企業失信行為在信用中國網站公示滿三個月,我們立刻給他們發了到期提示,并將信用中國網站信用修復的指導書發送了過去,讓企業進行自主修復;同時,我們還幫助企業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進行了修復。很快,他們的信用記錄便恢復了正常狀態。”雨花臺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道。
“信用懲戒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通過信用懲戒措施督促企業整改違法失信行為、提高環保誠信水平和能力才是根本。”南京市生態環境局綜合處四級調研員張璐表示,疫情發生以來,如何助企紓困是一大難題。針對信用中國上的受行政處罰企業,南京市生態環境局專門發布了修復指南圖解,分步驟形象生動地引導企業修復失信記錄,幫助企業盡快重塑良好社會形象。
除了及時幫助企業進行信用修復,解決企業環境違法問題導致信用不良記錄的“燃眉之急”之外,通過指導幫扶,還可以切實提升企業自身管理規范性和生產競爭力。9月14日下午,雨花臺生態環境局黨總支開展“喜迎‘二十大’ 黨建助企行”環保大篷車助企行活動,通過實例講解、現場學習等方式,從夜間施工要求以及大氣、廢水、危廢和安全生產管理等方面,對企業代表們就進一步提高施工單位環境管理水平進行了專業輔導,重點助力全區施工單位提高控塵降噪的“硬本領”,現場指導全區28家失信施工單位進行信用修復,幫助施工單位去除沉疴,用實際舉措助力穩住經濟大盤,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企業是經濟發展的根基和命脈,給企業“減負”就是給經濟“蓄能”。一直以來,南京市生態環境局積極落實信用工作,在開展企業環保信用評價的基礎上,與發改、金融管理局、銀保監、市場監管、人社等部門(單位)加強銜接,積極推動實施差別綠色信貸、差別水電價等政策,建立環保信用信息共享和聯動獎懲機制,為推動守信企業綠色發展注入了內生動力。
“我們還認為,加強對環保誠信企業的選拔和正向激勵,可以提高企事業單位參與環保信用體系建設的積極性。”張璐介紹,對于完成“無環境違法失信行為”“完成上一年度減排任務”“在線監測達標率100%”等環保守信硬性指標的企業,南京市生態環境局還會定期進行環保示范性企事業單位評選,這些“綠色”企業可享受環保信任保護原則和相應豁免等政策,在項目申報、財稅政策支持和榮譽申請中都能獲得更多實實在在的便利。“我們也是希望這些企業能夠充分發揮環保‘領跑者’標桿作用,大家一起努力,助力‘綠色’南京越來越好。”
誠信南京,需要你我共守。近年來,作為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南京市各區各部門凝心聚力、群策群力,共同點亮金陵信用之光。(趙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