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只冠斑犀鳥,在我國也有分布,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今年講的故事發生在印度——
很多同學可能聽說過犀鳥獨特的養娃方式:每到繁殖季節,雌犀鳥會把蛋下在樹洞或巖洞里后。之后鳥媽媽把用泥土唾液混合著草和樹葉把洞口封住,只留一個小洞讓鳥爸爸每天送飯(用啥送飯?當然用大嘴啊)。
鳥媽媽從此足不出戶守在洞里,直到鳥寶寶們孵出來,長大到具備飛行能力,全家再一起拆開洞口鉆出來。
從下蛋到小鳥會飛,這整整3個月時間里鳥媽媽寸步不離寶寶們,辛苦可以想象,而鳥爸爸也并不輕松,每天最多要往返10余趟給老婆孩子送飯,養大孩子不容易啊。
犀鳥大寶寶
前不久,印度當地幾位觀鳥者在觀察一家冠斑犀鳥繁殖時發現了嚴重異?!B爸爸不見了蹤影,最終人們在附近水塘里找到了鳥爸爸,已經沒有了呼吸。
這一幕簡直是所有關注犀鳥人的噩夢了:一旦鳥爸爸在繁殖期出意外,那么還封在洞里的一家老小怎么辦?最好的情況是鳥媽媽棄巢出走放棄孩子們,很多時候都是全家一起餓死在洞里。觀鳥者立刻聯系了我們在印度當地的工作人員,救助人員現場評估后決定立刻打開洞口把孤兒寡母接到了救助中心。
獸醫給媽媽和寶寶做了體檢,幸虧救助及時,身體都沒有太大問題。但是突然失去了“愛人”和避風港的鳥媽媽極其不適應,開始幾天不肯吃飯,更無法照顧孩子們,救助中心只能用一只犀鳥玩偶代替鳥媽媽喂大了幾個寶寶。
經過一個多月的艱難適應,鳥媽媽和寶寶終于都能獨立生活了,寶寶們雖然還小但是稚嫩的翅膀已經能支撐他們跟著媽媽短暫飛行,雖然還飛不太遠,但是填飽肚子、躲避地上的捕食者沒什么問題了。救助中心把母子幾個放回到發現地附近,拜托觀鳥者們繼續追蹤觀察。
故事并沒有結束。
前不久觀鳥者們傳來了好消息,在回家一周后一只年輕的雄性犀鳥加入了這個家庭。是的,他是帶著愛來加入的,他向單親媽媽求愛并自來熟地承擔起了爸爸的責任,帶著還沒離巢的寶寶們覓食、練習飛行。
據說這種現象還是頭一次被記錄到。
也算是個挺好的結局吧,生活總要繼續的。
讓人與動物共享生命之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