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狂飆》在央視電視劇頻道(CCTV-8)的播出,以近乎每天一條熱搜的討論度,成功將央視八套電視劇行業“冥燈”的罪名得以洗刷。
該劇的熱播,現在來看捧紅了默默無聞拍戲20年終于走紅的張頌文,很多網友終于不再心疼他租不起市區的房子了。
該劇講述了以一線刑警安欣為代表的正義力量,與黑惡勢力展開的長達二十年的生死搏斗故事,通過群像敘事,展現掃黑行動中的黑白較量和復雜人性。
張譯飾演的安欣、高葉飾演的陳書婷以及眾多實力派演員成為熱議話題,但是該劇的熱搜流量卻鎖定在了張頌文飾演的高啟強——
原本是一個菜市場賣魚的小商販,因為一次打人事件得到安欣的幫助,借助和安欣的關系,狐假虎威滿足自己的欲望。在一系列意外事件后被卷進了與黑惡沾邊的是非之中,在對“錢”與“權”的追逐中迷失自己、越陷越深,從一個卑微渺小的底層魚販變成了當地涉黑組織的頭目。
這種人設上的反差首先就超越了其他主演,而更難能可貴的是,默默堅守20年的張頌文正確地把握住了這次難得的機會,憑借一己之力,登頂“反派天花板”。
也一度在從不喜歡炒作,不喜歡流量換熱搜的當下,成功憑借“狂飆的飚是飆演技的飚”一度喜提眾多熱搜,也助力該劇終于成為央八黃金檔播出的電視劇中收視率和口碑都高中的電視劇。
然而,當該劇的熱搜總是圍繞演員的演技展開的時候,對于故事的核心討論依然只是正能量的掃黑除惡,卻并沒有過多劇情上可以供茶余飯后討論的熱點,不得不說,對于之前播出的掃黑劇,《狂飆》的爛尾依靠演技依然無救。
越到大結局,劇情上的硬傷就越是明顯,這已經成為國產劇的通病。
首先依然是編劇的問題,其次對于類似的國產劇的審核太過嚴苛,依然是繞不開的話題。
這似乎是國產劇真正的“硬傷”,卻又在當下無可避免。
縱使有很多演技精湛的演員,老戲骨做配角,卻依然無法真正改變。
有媒體分析,湊齊一套老戲骨配角班底,正在成為劇集領域品質的某種量化標準。
這種打法在頭部劇中越來越普遍,除了故事高度集中在男女主角的甜寵類劇集,其他類別幾乎無一例外。而當老戲骨的面孔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屏幕上,而且重復率相當高的時候,劇集領域的升級似乎正在滑入一種套路化的模板。
而對于演員來說,好的作品才能帶來發揮的空間,同時靠出圈作品進一步鞏固觀眾印象,持續個人的品牌熱度。
從《瑯琊榜》《偽裝者》到現在,老戲骨班底曾經一次次給觀眾帶來過表演的饗宴,而支撐起這些表演的除了演員的業務能力,更需要角色靈魂的支撐。如果讓他們在同質化的角色或普通劇本里持續消耗,對于演員和行業都是一種極大的損失。
這種損失也使得張頌文這樣的戲骨只能默默無聞當綠葉,大器晚成似乎也并不適合他這樣的演員。
張頌文在接受《新周刊》采訪時說,“我對這個世界很多學科都很好奇,唯獨對表演學科沒興趣。把生活過好了,就會表演了。”
記者問:什么是“把生活過好”?對于張頌文而言,或許就是做到盡可能地真誠。
2020年底,張頌文在演技類綜藝節目《我就是演員》擔任表演指導。他為演員們做的示范表演,以及他做的一些點評,讓他觸達了更多的年輕觀眾。網上有很多關于他的帖子,年輕人用“教科書級”來形容張頌文的表演。
在節目里,他被年輕演員問到:“如何才能成為您這樣的演員?”
他告訴演員們,應該去坐一坐公交車,要走在大街上,看看絕大多數老百姓是什么樣的。他發現很多流量明星都有很多粉絲,他們會辛苦地應援。張頌文建議他們:“你們上車的時候走慢一點點,跟他們打一聲招呼吧。”
張頌文提起前段時間有一個記者問了他一個問題:如果現在的電視劇都不要30歲以上的角色了,他要如何面對?
張頌文的答案簡單而直接:“如果以后的電視劇不再需要30歲以上的角色了,那也不會再有電視劇了。”他頓了頓,搖了搖頭,“但你知道嗎?他們的這種假設我不相信,我根本就不信!”
他的這樣不信,雖然很堅定,但是對于當下的國產劇來說,卻顯得并不是那么自信。
一部《狂飆》,10個張頌文,依然也根本救不了頹靡和被資本裹挾的國產影視劇。
羿云天,非著名寫作者。原名徐亨福,生于蘭州,現居鄭州。原創最深度的娛樂影視評論,時事熱點解讀,家庭教育分析與心理咨詢。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云天;微信公眾號:羿云天說(ID:yiyuntianshuo)。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