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在即,這是中國最嚴肅議事時刻之一,也是為各種民生事項爭取解決方案的最佳機會之一。今天上午,新華社開通了一個熱點話題,“2023年全國兩會你最關心什么事?”
大家關心的事,不一定能夠提上解決日程,但,大家如果不關心,不去把態度扔上臺面,那一定不會被提上解決日程。
在此,我說一下,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我最關心的事:
明確取消初中分流。
我先講個真實的故事。
我曾經有一個初中同學,他好像總比別人慢半拍,理解力總是跟不上。他中考的結果如大家所料。
后來,他復課一年。這一年里,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他就像開了掛一樣,考上了縣一中。后來他一路考上了山東師范大學。現在他年年被評為當地市優秀教師。
大家想一下,如果他在初中就被強制分流了,現在會怎么樣?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因為他被分流而社會上會多了一個什么人,但我知道一定少了一個特別優秀的教師。
取消初中分流,老生常談了!這是這兩年很熱的話題,也是爭議很大的話題,更是怎么呼吁,相關部門都很沒有回應的問題。但,我們不能否認一個事實,無論對于國家,還是對于個人家庭,這都是個特大號問題。
我在微博上看到,北大中文系教授溫儒敏這幾天也在關注這件事。
客觀來講,關于初中是否分流的各方理由,基本上都被溫儒敏教授和稀泥式的文字中概括出來了。
支持初中分流一方的利劍就是“大局,戰略”;反對初中分流一方的錘子是“絕對不公平”。
所謂的戰略和大局,無非就是讓超過一半的孩子成為技工,早早進入社會參加工作。
但在我看來,這是偽命題。
首先,什么是大局?人心才是大局,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其次,技工與學歷并不矛盾,不存在學歷高就不能成為技工的天然法則,成為技工就不能上本科更不是天注定。
現在大學生沒有一技之長,做不了技工的主要原因,并非因為初中沒有分流。母雞不下蛋,可能并不是因為母雞關在哪個籠子里,而是因為喂的飼料不對。
我認為造成現在局面的原因在于三個方面:
一個方面,官方長久以來宣揚“天之驕子”的價值觀扭曲;一個方面,教育體制、方式、理念本身無法適應社會發展;一個方面,按照學歷分化收入標準的不公。
這三方面不解決,那批少數進入大學的”天之驕子”仍舊有很大一部分會成為廢柴,仍會產生高端人才缺乏,技工人才也缺乏的問題。
另外,可以有機會成為頂級人才的孩子,比如我那位同學,在他還沒有發育的時候,就被強行判定了命運。這部分孩子絕大多數會是寒門子弟,不信的話,你看看哪個權貴的子弟會去讀技校?不可能的。
那么最大的問題就來了:高端教育真真正正成為了權貴的壟斷品,寒門更難出貴子。
取消初中分流才是真正的大局,是順應民心的戰略。現在要做的是,一端讓孩子們能讀完高中,獲取基礎知識,有考大學的機會、權力;一端對大學教育實施改革,把高端技工培養的責任放到大學里去。
我的簡單表達完畢,如果朋友們認同,那就轉起來一起來呼吁吧。希望全國兩會上,有人能聽到民間的呼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