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大罷免中,國民黨中有一個重量級人物沒有被“罷免”,但是,可能被國民黨淘汰了,更確切的說法,可能被整個藍營淘汰了,也可以說,被臺灣省的政治淘汰了。這個人就是王金平,人稱“喬王”,為什么有這個名稱,就是遇事兩面合稀坭,所以,在臺灣省人人都待見他,由于他的這一表現,贏得了國民黨地方派系的擁護,無形之中成了這個派系的“頭目”。他在這9年中是“退而不休”,2020年不支持國民黨的候選人韓國瑜,王金平想競爭大位,把國民黨弄得分崩離析,就因為有地方派系的支持,他才敢這么干。現在不同了,年歲大了,離開臺灣省的政壇時間長了,這樣的大罷免,沒有一個"立委"請王金平站臺,依據我們分析,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恐怕請不動王金平,因為他處于罷免也行,不罷免也行,處于兩可之間,其實,我們很多人看出來了,在過去的一年中,賴清德當局有很多提議案沒有通過,他認為是不對的,國民黨“立委”是要負責的。所以,王金平有現在這種表現。二是王金平確實被邊緣化了,這件事情有他也能辦,無他也能辦,又何必要麻煩年長者呢,有人說這種情況還不存在,王金平還有一定能量。我們在這里說一句實話,王金平在臺“立法院”當院長多年,2016年的上半年才離開“立法院”,這已經是9年多的時間了,應該是什么都減退了。
大罷免國民黨真的勝利了,王金平應該是很尷尬的事情,以后會怎么與國民黨這些“立委”見面。我們也分析了,如果國民黨失敗了,失敗的這些“立委”又如何看待王金平呢,其實,王金平這件事情辦得不圓潤,失去了“喬王”應該有的作用。
本來嗎,王金平1941年生人,現在84歲了,風風雨雨,還沒有給自己的人生劃上句話,這也是一種精神吧。他在今年年初,對外界表態,還不能休息,在兩岸關系上提出了很多見解,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很不錯的,什么“主權同,而治權分”,什么“兩岸要多往來,才會有大發展”,他的這些觀點,確實有積極進步的一面,我們很多人是佩服他的。
無論怎么說,人無完人,誰沒有缺點錯誤。希望王金平參考吧,今天就講到這里,下次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