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霉素是一種微生物發酵產生的天然抗生素,它作為糖肽類抗生素,家族中發現的首個大分子抗生素,也是糖肽類抗生素的代表藥物。自1958年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上市以來,萬古霉素已“征戰沙場”半個多世紀,其江湖地位不可撼動,依然是革蘭陽性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各類感染治療的“最后一線藥物”和“王牌”。
萬古霉素具有三重殺菌機制:①抑制細菌胞漿內RNA合成。②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③影響細菌細胞壁的通透性。這三重殺菌機制使萬古霉素對于致死率較高的MRSA表現出良好的臨床療效。
福禍相依,光影隨行,萬古霉素對于革蘭陽性菌強力的殺菌作用,也伴隨著明顯的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萬古霉素對腎臟、耳部的損傷為臨床使用帶來麻煩,尤其是特殊人群患者,過大劑量加重腎臟負擔,而劑量過小可導致治療失敗。
臨床研究發現萬古霉素毒性與治療效果均與其血藥濃度相關,既往研究顯示對其開展治療藥物監測(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可顯著提高治療有效率,并降低腎毒性的發生風險,尤其新生兒、兒童重癥監護室患者、肥胖者、重癥感染者等特定人群。因此,為了進一步優化和規范萬古霉素在不同人群中的使用,根據患者的病理生理情況調整給藥方案,建議應進行萬古霉素血藥濃度監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