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因人類捕食而銳減的動物并不在少數,這其中可能還包括了一些大型的遠古肉食性動物。
而縱觀人類的吃貨進化史,有些動物甚至只能用慘來形容,從被人類發覺到被人類吃到滅絕,有的物種只繼續生活了168年,有的僅僅是26年。
大海牛之死
在與世無爭的科曼多爾群島上,曾經生活著一種名為斯特拉大海牛的哺乳動物。由于群島中缺乏天敵,所以大海牛的數量極多,而且還都是些龐然大物。據悉,斯特拉海牛的平均體重能達到3噸以上,體長約為7米,是海洋中體型第二大的大型哺乳動物。
不過,這些壯碩的海怪卻十分溫順,它們主要食用水下的海草,咀嚼食物的時候還會搖頭晃腦,可謂憨態可掬,并且每隔2-3分鐘它們就需要到海面上呼吸空氣。然而也正是這種憨厚的性格,為它們后續的滅絕埋下了伏筆。
在1741年,一支由俄國人維·白令組建的探險隊乘著“圣彼得號”前往北美洲,試圖尋找通往美洲的西北航道。然而當一行人成功跨過北太平洋之后,在返航的途中卻發生了意外。
當時,整個船隊缺乏食物和淡水資源,可怕的壞血病帶走了一個又一個船員。然而正當所有人絕望之際,一塊陸地卻走進了他們的視野,這個地方也就是后來的白令島。
就在這個時候,有個名為斯特拉的德國醫生兼自然學家首次發現了在島上生活的大海牛。以下這些描述來自于斯特拉的筆記(在記錄中,斯特拉以自己的名字為這些大海牛命名)。
當時整座島嶼周圍,尤其是河流入海的地方,長滿了各類海藻,同時也生活著數量龐大的海牛。有些海牛能長到8、9米長,而肚臍下面是它們最肥美的部位。
看起來,這些大海牛并不害怕人,即使船員們拿著木棍給予它們威脅,但它們依然熟視無睹。大海牛經常會在小海灣附近休息,隨著波浪輕輕浮動。
起初,人們并不想要將大海牛當盤中餐,奈何當時物資極度匱乏,而作為海牛的第一發現者,特斯拉決定宰殺一只大海牛來充饑。
船員們運用格陵蘭捕鯨的方法來捕獵這些龐然大物,也就是直接將魚叉送入大海牛體內,然后將它們拽回岸上。
然而令所有人驚喜的是,這種海獸的肉居然會如此鮮美,緊致的脂肪呈雪白色,吃起來沒有絲毫油膩感。而將海牛肉放在太陽底下暴曬數日,此時的肉還會有股奶香味,其甜美程度絕非人間所有。這是斯特拉對海牛肉的點評。
1741年8月份,船員們搭乘著新建的船只離開了白令島,這個時候,島上的斯特拉大海牛依然還剩下2000多只。
不過,等到這群人回國之后,斯特拉隨即就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公之于眾,并將鮮美的海牛肉和皮一并帶了回來。與此同時,一眾俄羅斯商人也瞧見了大海牛身上蘊含的商機,于是紛紛派船前往白令島。而當捕獵船登島的那一刻,也意味著人類對大海牛的屠戮就此拉開帷幕。
奇怪的是,這場捕獵行動只持續了26年,在1768年之后,大海牛就漸漸從人類的視野中消失了,這又是為什么呢?
26年的屠戮
1768年,也是最后一頭大海牛死亡的時間,換句話來說,人類僅用了26年的時間,就將這個族群趕盡殺絕了。
可能很多有人會認為,生活在斯特拉大海牛之所以會滅絕,是因為它們的族群數量只有不到3000只。不過即使大海牛的數量有數萬只,甚至數十萬只,它們在地球上生活的時間最多也就延長100年。
以另一位受害者渡渡鳥為例。在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島中,曾經生活著一群不會飛的渡渡鳥。在16世紀以前,西方人還尚未發現這片神奇的大陸,而等到葡萄牙和荷蘭在此地建成了海上貿易線,渡渡鳥便走進了死亡倒計時。
毛里求斯島的食物資源、空間資源豐富,并且少有天敵,所以渡渡鳥的數量一度達到了60億只以上。不過當人類踏足毛里求斯的時候,這種類似火雞,又不會飛的小笨鳥就接連倒在了人類的槍管之下。
與此同時,人類還帶來了老鼠和獵狗等動物,環境的劇變加上人類的捕食,讓渡渡鳥的數量連年銳減。最終,地球上最后一只渡渡鳥被永遠定格在了1681年。
諷刺的是,渡渡鳥的滅亡甚至都沒能引起人類的關注,直到《愛麗絲夢游仙境》一書暢銷全球,才讓人類想起了點什么。
在故事的第二三章中有渡渡鳥一角,并且作者還將一個生命默默無聞地死去形容成“as dead as a Dodo”,也就是死的像渡渡鳥那樣,這個時候,人們才意識到,渡渡鳥也曾經來過這個地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