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不利”的2023年
2022年剛剛過去,巴基斯坦面臨的嚴峻局勢,開始一一凸顯出來。
今年1月底,在電力網絡故障的沖擊下,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區失去了電力供應。
這場停電直接影響了2億多人的生活。而事情的起因,是信德省的一處發電站,出現了電壓異常增高,并由此影響了全國范圍內的電路。
在停電事件發生的同時,巴基斯坦的安全問題也沒斷過。同樣是一月底,位于白沙瓦的一處清真寺遇襲,目前死亡人數已經破百。
在巴基斯坦國內局勢混亂的同時,其鄰國阿富汗也沒閑著。白沙瓦襲擊事件剛過去不久,兩國就爆發了邊境沖突。
接連不斷的“黑天鵝”事件頻繁降臨,巴基斯坦領導人為此感到焦頭爛額。甚至有人大膽預言,2023年可能是巴基斯坦最為拉垮的一年。
糟糕的國內經濟現狀
結合近段時間的新聞來看,有兩個棘手的問題正在困擾著巴鐵。
一是國內的安全問題頻發,居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影響。
二是國家經濟增長乏力,失業率長期居高不下。
巴基斯坦2022年的人均GDP大約1700美元,在全球屬于經濟倒數行列。其GDP總量也只有3500億美元左右。
要知道,印度2022年全國的GDP總量是3.5億美元,超出巴基斯坦接近10倍。更夸張的是,巴基斯坦的經濟狀況,甚至要差于同為經濟弱國的孟加拉。
坐擁近80萬平方千米領土的巴鐵,擁有大約2.34億的人口。就人口密度而言,雖然比不上我國的東部省份,但也算得上稠密人口國家。
和印度、孟加拉一樣,巴基斯坦人口多但經濟差,貧困人口超過總人口的兩成,一半居民甚至連義務教育都沒上完。
在全球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大背景下,巴基斯坦近四成的國民都沒什么存款,想要發展經濟更是無從談起。
部分國際經濟組織的評估報告中提到,巴基斯坦的理想經濟增長率必須高于7%,才能滿足人口增長對經濟增速的需求。
在排除通貨膨脹的影響下,巴基斯坦過去兩年的經濟增長率,分別為6%和6.2%。
放在世界主流國家,這個經濟增長率是十分耀眼的。但這樣的增速放在巴基斯坦,就很令人感到失望了。更何況其經濟在2020年還是負增長。
我們知道,經濟增長應當與人口增長相適應。但巴基斯坦的經濟發展,卻落后于其人口增長速率一大截。
早在幾年前,巴鐵的經濟問題就令當地百姓感到不滿。2022年,當地更是有3成年輕人畢業后找不到工作。
以農為本的產業結構,災害來臨時拖垮當地經濟
在巴基斯坦的經濟發展史中,農業一直發揮著產業支柱的作用。當今巴基斯坦有60%左右的人口定居農村,并以從事農業生產為生。
上世紀70年代,巴基斯坦的經濟狀況,要稍優于印度和孟加拉。這些國家的經濟也都是發展農業起步的。
后來,孟加拉和印度積極進行經濟改革,引進外部企業,利用當地的人口優勢發展工業,并形成了出口導向型的勞動密集產業群。
相比之下,巴鐵的經濟發展模式,幾十年來都沒有發生過大的變化。其工業和服務業都和農業密切相關。
作為農業大國,巴基斯坦的棉紡織業相對發達,工業產值占比達36%。其出口貿易的六成是棉紡織產品。
巴基斯坦的服務業地位不高,多數從業者以批發、銷售農產品為生。因此,該國服務業的興衰還要看農業的臉色。
巴基斯坦的經濟結構很是罕見。客觀而言,鄉鎮農業經濟才是巴鐵的主要經濟支柱。
上文說過巴鐵大規模停電的事,其實這和其產業結構關聯密切。巴基斯坦重工業十分薄弱,多數電力網絡投入使用已經接近60年——這也是巴鐵電力故障頻繁出現的誘因。
年初的大規模停電令巴基斯坦居民怨聲載道。因為這場停電不僅令居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更是打擊了巴鐵國內的紡織行業。
因為規模巨大的電力故障,當地紡織業蒙受了接近0.7億美元的損失。
但這樣的損失和巴鐵的經濟結構不無關系。其高度依賴第一產業的經濟結構,導致國家對農業類的天災人禍毫無抵抗力。
一直以來,巴鐵國內的經濟發展都要看老天的臉色。一旦某些年份的氣候與農產品生長條件不合,巴鐵的其他產業就要跟著遭殃。
債臺高筑,巴基斯坦政府壓力倍增
2023年伊始,巴基斯坦的經濟到了不容樂觀的地步。
巴鐵國防部長在采訪中談道,受經濟增長率偏低的影響,該國的經濟危機不斷出現,政府已經處于破產的邊緣。
當前巴基斯坦的外匯儲備僅有29億美元。相比之下,其2月需要進行償還的債務,就超過了60億美元。
如果巴基斯坦經濟持續惡化,其外匯儲備將會很快耗盡,并出現前所未有的債務違約。
倘若沒有其他國家協助解決債務問題,巴基斯坦將會步入破產國家行列,甚至出現社會混亂的局面。
先天劣勢的自然環境
作為一個資源大國,巴基斯坦境內已探明的煤炭資源,達到了1800億噸。天然氣儲量更是接近5000億立方米。不僅如此,巴基斯坦的年輕人數量較多,相對于缺乏年輕勞動力的發達國家,其發展潛力應該是良好的。
但從現狀來看,巴基斯坦的人均GDP在整個亞洲中,僅僅只是倒數第八的水平。
反觀巴鐵的老對頭印度,人家的航天工業、軟件開發、軍事裝備制造都處于國際先進水平。而巴基斯坦在工業發展方面,只能望塵卻步。
雖然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儲備,但巴基斯坦卻時刻面臨著開發難題。
巴基斯坦國內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降水極其罕見,由此導致了水資源嚴重不足的現狀。
據相關統計,巴基斯坦水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在這樣缺水的環境下,農業發展將受到極大制約,工業起步就更別說了。
每到缺水的年份,巴基斯坦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農業減產。甚至在一些極端干旱的日子,當地人的飲用水都會成為問題。
此外,巴基斯坦的氣候也很折騰人——雨季時降水量過多,洪澇災害頻發;旱季時滴水不下,農作物無法生長,經常處于水災和干旱互相循環的狀態。
巴基斯坦的國土處于板塊交界處,自然環境極不穩定,各種災害來得十分頻繁。
2010年,一場百年難遇的大洪水襲擊了巴基斯坦,造成400多億元的經濟損失。2020年,巴基斯坦又被蝗災困擾,加之新冠疫情的打擊,農業損失嚴重。
在剛過去的2020年,巴基斯坦又遭大規模洪水,受災人群超過3000萬,死亡人數突破1000人。
巴基斯坦的歷史遺留問題
除了連綿不斷的自然災害外,政治局勢的頻繁動蕩,也是巴基斯坦發展困難的重要因素。
嚴格來講,巴基斯坦的誕生并非一帆風順。1947年,英國人從印度大陸上撤退,形成了印巴分治的局面。
獨立后的巴基斯坦,也時常在風雨飄搖中度過。建國以來,巴基斯坦曾出現3次兵變,一共經歷了25年的軍閥統治。
巴基斯坦國內民族眾多,雖然大家都信奉伊斯蘭教,但不同民族之間的隔閡,還是讓巴鐵國內誕生出多個政治派別。也就是說,巴基斯坦從未形成一個像樣的中央政府。
不同民族的林立,使人們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很容易被激化,一些民族趁機大搞分裂活動。不僅如此,巴基斯坦國內的極端組織同樣猖狂,經常聯合境外勢力進行暴亂活動。
雖然巴基斯坦和西方各國、伊斯蘭國家以及中國外交關系良好,可它就是和周圍的鄰國過不去,可謂是三面受敵。
當初英國的離開,導致了現在的克什米爾歸屬問題。為了爭奪這一地區,巴基斯坦和印度先后3次交火。
1971年12月17日,印巴沖突正式結束。可雙方在邊境問題上的摩擦還是不斷,直至今日都看不出要結束的跡象。
受近年阿富汗局勢的影響,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交界處,成為了不少恐怖分子集結的根據地,對巴基斯坦的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巴基斯坦和伊朗的關系也好不到哪去。雖然都是伊斯蘭國家,但教派和教義的不同卻令兩國矛盾頻發。和印度一樣,巴基斯坦和伊朗的領土糾紛,長期得不到合理的解決——這些都和英國殖民者的撤離有關。
考慮到邊境地區面臨著三個方向的壓力,巴基斯坦不得不將軍事發展擺在重要地位,國內的民生狀況長期得不到改善。
得到中國長期援助,但為何至今難以擺脫貧困?
1951年.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與彼時的巴基斯坦正式建交。70多年以來,兩國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國際關系。
作為中國的利益共同體和陸上鄰國,巴基斯坦的很多基礎設施,都是在中國的大力援助下建設的。
之前的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由于缺少裝甲車輛,而陷入了被動劣勢的局面。情急之下,巴基斯坦當局向中國申請援助。
中方得到消息后,考慮到坦克制造所需的時間成本,直接將部分現役坦克運往巴基斯坦,為其解決了軍事困境。
中巴兩國緊密的國際關系,是全世界人民有目共睹的。在中國網民口中,更是形象地將巴基斯坦稱為“巴鐵”。
對于巴鐵的民生狀況,建交后的中國也是給予了高度重視。
巴基斯坦現有的電力系統、公路、鐵路、橋梁、水利系統等,許多都是在中國的國際援助下完成的。
比如全長1032千米的中巴公路。在進行公路修建時,除了里程較長之外,還要面臨復雜地形的考驗。在公路建設過程中,因公犧牲的人數突破了700人。這項工程的龐大,連青藏318公路都難以匹敵。
放眼巴鐵如今的經濟狀況,一個疑問隨即出現在中國網民的心中:為什么中國援建巴基斯坦多年,其經濟發展現狀依然堪憂?
其實這和巴基斯坦本身關系較大。需要提醒各位,中國的對外援助并非沒有上限,畢竟中國依然處于發展中國家行列。
在實際援助過程中,我們更加注重基礎設施方面的合作,旨在為巴基斯坦創造發展經濟的機會,而不是單一的直接經濟援助。
之前已經說過,巴基斯坦的農業是該國經濟的支柱。但由于人口的增加,本國生產的農產品已無法滿足需求。于是,巴鐵每年都要從外國進口糧食。
其實農業的經濟效益大家也懂。有人會問:如果巴鐵學我國引進外國資本,情況會不會好一些呢?
實話實說,不是他們不想引進外部企業,是當地的國情狀況根本不允許。
巴鐵和印度的關系長期處于緊張狀態。即使好多人對印度的認知停留在臟亂差的層面,但這幾年印度在軍事上還是下了大功夫的
近年來印度不斷進行軍隊改革,引進西方先進的軍事裝備,包括最新的軍艦、裝甲車輛、坦克、軍機等。面對日益強大的印度,難道巴基斯坦能坐得住嗎?
為了培植對抗印度的實力,巴基斯坦每年的軍費投入水漲船高。要知道,四代戰斗機的單價就有5000萬美刀左右,一輛最新的輕型坦克少說也得千萬美金。這是國際上的普遍價格。
當然也有人認為,中巴關系是如此牢不可破,巴基斯坦何不大量進口中國軍備?相對于西方國家,中國開出的價格肯定更加低廉。
但是,即使巴基斯坦和我國的關系再好,中國向其出口的軍事裝備再接近成本價,對于巴鐵這個農業大國而言,軍事投入仍然是吞金獸般的存在。這對本國的經濟發展無疑是不利的。
因此,想要通過引進外部企業發展經濟,巴基斯坦的經濟實力是夠不上的。畢竟每年養軍隊都困難,更別說出臺政策吸引外資。
第二,巴鐵的安全形勢不是個小問題。看看世界地圖就知道,巴基斯坦北鄰阿富汗,南面又有印度這個軍事大國。況且三者之間的國際關系本來就夠嗆。在這種緊張局勢下,試問哪個外企膽敢在阿富汗進行商業投資?
何況巴基斯坦國內的恐怖勢力日益猖獗。在印度的暗中操作下,巴鐵內部的分裂主義勢力也是蠢蠢欲動。這幾年,中國委派的援巴工作人員屢遭恐怖襲擊,國際資本對巴基斯坦安全局勢的擔憂程度,也隨之加劇。
結語和個人觀點
無論如何,政治分裂、經濟困境、糧食短缺等現實危機,都是日后巴基斯坦不得不去面對的。
長期以來,巴基斯坦的發展模式廣受詬病,當地的民生狀況難以有效改善。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危機,也在今年開始公開化。
雖然世界各國、國際組織積極向巴基斯坦提供貸款,但受經濟危機影響,想要還清本金和利息恐怕是難上加難。
即使世界各國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改善該國的發展困境,但巴基斯坦本身的問題難以解決,援助再多也是治標不治本。
總之,巴基斯坦克服困難的過程,依舊是任重而道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