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看到一個視頻,博主到一個小學去問孩子們,如果給他們一天時間讓他們自由支配,他們最想干什么。
視頻中的孩子們回答的都是想讀書、想去圖書館、想讀自己喜歡讀的書的類似答案。
這個小男生,說的就是想看自己喜歡看的書。
我想看書,寧愿泡在圖書館里。首先我不是裝,我既能看到學習用的書,也能看到我想看的書。
這幾個小女生也說,放下那些補習班,然后去圖書館坐一整天看書。
說,一天的時間就想去看書,看好多好多的我喜歡的書。
看到孩子們說最想看書,評論區卻吵翻了,有人因為孩子們選擇看書而感到憤怒,有人感到悲哀,有人自以為所有孩子們都應該更喜歡玩游戲、玩手機,有人認為學生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學習和做作業,而不是浪費時間看書,我們能聽到很多聲音。
首先是質疑,有人認為這些孩子說的是假話,“為什么感覺假呢,是我想多了嗎?”、“這些孩子說的是真心話嗎?”
有人感到悲哀,“悲哀呀,孩子的童年是玩兒”、“悲哀,沒人愛運動嗎”
還有人問,學校是哪個學校,他要避雷...
也人疑惑孩子們不是整天都在看書嗎,為什么還想看想看的書,是因為平常沒有時間嗎?
對的,平常沒有時間!
這些孩子除了平常時間全部用來學習課本和參考書之外,周六周日也沒有什么自己的時間,“在周末的時候基本上都沒有時間,因為媽媽會給我布置一些作業,然后再加上課外的作業。但是課外的作業我基本上在星期六就可以寫完,星期天的話我媽媽會給我買了一些很多很多關于語文、數學、英語的,我就要去做。沒時間看書,沒時間。”
從孩子們的回答里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孩子們非常渴望讀一些課外書,尤其是讀一些自己想讀的書,而不是老師和家長口中必須要讀的書。
小時候我也是非常喜歡讀課外書,除了那些什么“新課標指定讀物”外,還有兩本十萬個為什么、一本格林童話、一本粗制濫造的宇宙未解之謎、一本講恐龍的書,還有一本《發現之旅》....
尤其是《發現之旅》那本書的“書皮兒”是一張硬板,而且是用那種鐵圈箍起來的那種書,這種書我都沒有見過,那本書是我最最最喜歡更是視為珍寶的一本書,每次看都要洗洗手,生怕把那本書弄臟了...
所以如果能有一天時間的自由支配權的話,如果是小時候的我,也可能選擇看一天自己喜歡看的書。
其實,讀書并不是一件做起來很“順暢”的事情,因為相比刷短視頻、或者看某紅書這種容易讓人上癮的東西,讀書,尤其是紙質書對孩子來說實在是沒有什么太大的吸引力,也難持續下去。
讀書要迎接書的“沖擊力”,尤其是對于小學生,這個時候字認不全,對某些稍微專業詞的含義不懂更是常有的事,甚至有時候書中的某句話讀兩三遍、四五遍都不知道那句話在說什么,如果真的有孩子能夠堅持讀書,那真的是很值得夸贊的。
也有很多人說,“竟然沒有孩子想玩游戲?!”,實際上這明顯是經過剪輯的視頻,大家也都能猜出來。不過在我看來,閱讀并不意味著孩子們放棄玩電子游戲或使用手機,而是要將閱讀與這些活動相結合,以獲得更豐富的體驗。我們應該保護孩子們的閱讀興趣,鼓勵他們閱讀各種不同類型的書籍,并引導他們根據他們的興趣和需求選擇適合他們的書籍。只有讓孩子們探索和發現他們熱愛的事物,我們才能幫助他們成為更具有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