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花鳥畫家劉愛敏夫婦回郯城省親并參加書畫交流活動。
劉愛敏女士的愛人周先生是郯城縣李莊二村人,系明朝探花周京的嫡系后人。他是知名的黃河水文專家、高級教授,也是周京后人中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的孝賢典范。
劉愛敏和孫寶元教授在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入展作品前合影
劉愛敏,山東濟南人,白石門人(齊派傳人),國家一級美術師,北京聚雅堂畫院院長。現為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女畫家協會會員、山東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大學當代水墨研究中心畫家、北京榮寶齋畫院特聘畫家、北京畫院石齊先生工作室畫家、北京國粹書畫院畫家、墨緣齋文化網特聘畫家、北京嘉利藝術館簽約畫家。
前排右3為劉愛敏女士
她先后進修于山東大學當代水墨研究中心、清華美院花鳥畫高研班、中國美術學院國畫高研班等。師從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畫高研班導師、中國花鳥畫研究院副院長潘曉云教授,現代中國畫開宗立派大家、國家畫院著名畫家石齊先生,以及畫虎名家紀果先生和著名金石書畫家楊守正先生。2017年5月,被白石高徒許麟廬先生和岳祥書先生的再傳弟子、知名寫意花鳥畫家孫寶元教授收為入室弟子,并親贈“白石門人”章。
劉愛敏女士先后在郯城一貫書院和馬頭民俗文化館進行書畫交流活動,并參觀了魯南第一支部舊址、郯城縣黨性教育基地、小吃一條街等。馬頭鎮鎮長周正薇、郯城一貫書院院長梁至淳、周京后人周景強、周效仁、周建甲、周玉佩以及周京文化研究學者張新杰等一起參加活動。
劉愛敏女士是一位熱愛生活、認真探索、善于學習的畫家,其作品遠師青藤、八大的飄逸奔放,近取缶翁、白石的樸茂天然。追求自然和諧的統一,著眼于筆墨色并用,致力用無聲的筆墨語言,來表達花鳥畫賦予的精彩畫圖。作品畫面氣氛濃郁,境界清新典雅,富有視覺沖擊力。
她不但是優秀的女畫家,更是一位深受夫家族眾稱贊的周氏媳婦。因其愛人兄弟眾多,早年家貧如洗,她多年來一直為公婆分擔壓力。周先生兄弟五人,作為早年考學出來的農村子弟,并沒有太多的收入補貼家用。劉愛敏女士為了讓愛人全心撲在工作上,她毅然停薪留職,起早貪黑開起了專賣店。她用生意上的收入不但幫助小叔子們上學、工作,還幫公婆分擔很多家庭負擔,讓這個大家庭更團結,得到了周氏族人的一致認可。所以她的作品中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歡樂祥和的人生理念。
正如知名書畫評論家胡建軍先生所言:作品更重要的是來自畫家的生活積累和處理生活和藝術聯系的能力與方式,即“造化”和“心源”的關系。源于這個理念,劉愛敏女士仍從傳統的觀點著手,為求新穎和別致從而達到理想之效應。
附周效仁先生和唐桂英老師為劉愛敏女史所題詩作:
七律 癸卯暮春題贈族侄偕同夫人劉愛敏女史歸省詩三首
作者\周效仁
一 題贊畫家劉愛敏
欣承齊派大師宗,苦學勤耕一脈融。
筆下魚蟲多妙趣,案頭花鳥有文風。
飄香蔬果含新意,映日朱華炫麗容。
效法前賢功底好,自成一體靚無窮。
二 題畫家劉愛敏牡丹圖
魏紫姚黃韻不同,洛都百雨沐新紅。
雙飛白蝶迷顏俏,獨舞黃蜂醉蕊隆。
漠漠花香招客醉,洋洋富貴惹人宗。
師承齊派名門下,巾幗揮毫唱大風。
三 詩謝畫家劉愛敏題贈九龍戲水圖
鐵畫銀鉤任意描,九龍戲水競逍遙。
筆痕靈透張神韻,墨色豐盈勝爾曹。
巧在雙睛呈質感,精于二顎動風騷。
京華紙貴緣何起?才女千金可擲毫?
依韻奉和周效仁老師《七律 癸卯暮春題贈族侄偕同夫人劉愛敏女史歸省詩三首》
作者/唐桂英
一 題贊畫家劉愛敏
習學名家齊氏宗,靈犀自有意通融。
蝦生筆底存真味,花燦眸前效古風。
技熟毫揮頃刻就,藝高才顯萬時終。
臨屏細賞心旌蕩,欲贊填詞愧句窮。
二 題畫家劉愛敏牡丹圖
傾城國色貴相同,花出女流妍紫紅。
蝶舞爭時緣艷麗,鶯歌恣意覺新隆。
未聞香馥人先醉,近賞鮮枝韻已豐。
齊氏高徒今日遇,丹青任抹見深工。
三 詩謝畫家劉愛敏題贈九龍戲水
纖須弓背出端毫,戲水騰波珠濺高。
筆底猶存齊氏巧,心中已覺紙張毛。
清新畫巻情傾注,靈動游蹤趣冶陶。
渾似天然緣造化,驚奇妙手著紅袍。
編輯:孔明百科網 張新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